读书

《非线性成长》-关于职业和人生发展的心路感悟

2023-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牛扬巴巴

       本书的作者黄友璨,一位创业者,一位脱离了传统“考大学-找工作-创业”路线的世俗成功者,作者在高中因为对应试教育的厌弃而选择了退学,经历过搬运工、销售等多种底层工作。本书是他对自己发展经历的回顾和感悟,读了之后我的感悟主要包括两点:一是职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要随时准备跳出以前的成长路径,开启一段新的模式下的成长曲线。这个转变有时候挺难,但是确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是作者说的非线性成长,在一条路上持续下去只能是线性的,也是有成长上限的,这一点与能力陷阱类似。但是前提就是要在原来的路径上达到较高的水平,前20%是一个基本要求。比如成为管理者后,需要打破以前自己成功所依赖的个人技能,扮演好管理赋能团队的职责。二是要做一个发现者,而不是约束者,发现者的人生是网,约束者的人生是线。约束者将仅局限于选定的目标,朝着目标赢得目标,而发现者并不被目标所限,去做事的过程中,更加享受发现其他目标之外的点,意外的收获,通过各种点将人生连成一张网,而不仅仅是一条线。

师者兄者即是这样,哪怕最终只能改变少数人的命运,也孜孜不倦。(这是对传导授业解惑很好的定位和肯定)


抬头看路,埋头干事,本事长在身上,愿景记在心头,这样才能拥抱不确定的未来。


当你有了一两项足以安身立命的核心技能后,为了带动自己的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参与或负责一些可能涉及多部门协作的复杂项目推进落地。


甚至在某个阶段,为了让自己胜任某一角色的职责和要求,你可能需要舍弃你过去已经习惯了的角色,包括自己过去视为骄傲的某些东西。作者举得例子就是,关于公众号内容的运营,其作为写作高手,最初亲自写作、编辑,对公众号内容质量要求极高,但是后来成为管理者之后,刚开始不能容忍团队运作的质量低于自己预期的内容,期间花了整整一年半才做到不那么在意,我能做到90分,现在只要他人做到60分即可,我必须学会另一项技能,通过辅导、提问和其他工作使团队整体能力得到提升,而不是我个人变得多么厉害。那种感觉,接近于把自己过去的人格特质亲手封装,并敲碎在自己面前,扔进垃圾堆。有了类似经历,心性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关于工作方法,其中提到了模板思维,通过多建立一些模板,对团队人员进行帮助指导,是许多工作值得学习的。


当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时,一是提升对外部的掌控力,二是回归自己的内心,这一个更加有效,无论外面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再多的成功、成就,也比不上内心平静、自在舒坦,这是让我们获得真正自由的唯一途径。


要知道,那些你生命中最为美好的事物,往往不是被给予和创造的,而只能被发现。付出与努力之后意料之外的发现,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得到,往往更加精彩。对于不好的意外叫做劫数,在它面前只能用全部心力去接受,但是如果你有一颗发现与领悟的心,一旦劫数度尽,往往是能够找到很多光芒万丈、耀眼无比的东西。


约束者的努力是为了赢得头衔、认可和不朽,他们的最大乐趣来自赢得。而选择者的最大乐趣则来源于他们开启了一件自己无法结束的事,并在其中持续发现。


好比为人父母,你必须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而不是让孩子按照你预设好的剧本模式去成长。教学、工作和彼此相爱也是一样的。(跳出线性的思维,去拥抱去发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