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蚊子咬了你
做志愿者,住在学生宿舍。胳膊肘被蚊子咬了,挠了半天还是痒。一会儿,手腕脚腕又被咬了。皮肤挠得一绺绺白印子,起包的地方是粉色的,这下好了,又痒又疼。仔细搜寻了一遍,发现那个罪魁祸首就在右手边的墙上。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腿不够长体积不够大又没有发声的小东西。找来一个硬纸袋,打过去,它不见了,不知道是飞走了还是被打死了,总之,看不见了。
我们住的是架子床的下铺,上铺还是学生离校时着急忙慌卷起来的铺盖。光线不好,所以找不到那个被打死的蚊子,也看不到那个或许并没有被打死,躲过一劫的蚊子。
等待分配任务,时间比较长。同住的室友给我讲起了佛教经义。在我们印象里,她是一位很温和很有耐心的人。我知道她跟几个要好的同事学习佛教。我也知道,有一年好像哪里受了灾,单位领导每人捐100元,我们普通群众大都捐30元,她捐了300元,在当时工资也只有一千多的情况下,真是大手笔。有人说她的老公是一位画家,他们有钱。不对的,捐钱多少跟有多少钱并不会成正比。她是舍得,或者源于善念。
她坐到我都铺位,耐心地讲起心经,讲大悲咒,讲观音佛菩萨,讲六世轮回和极乐世界……我则想起车载音乐中有一首《施比受幸福》。想起旅途中老公开车累了,就会放的一些宗教音乐, 我不懂,或者从来没有想过弄清楚那些宗教歌曲本身地含义。只是有一次念到“施比受幸福”这个句子,突然明白其中的奥妙,也明白了西方一个故事,那个本来没有多少钱的人,在某个节日前饿自己好几天,用省下来的钱给一名乞丐买吃的,一顿丰盛的午餐。他自己在饿得头昏眼花时,享受到的那种幸福。
天暗下来,宿舍的灯没有开。蚊子又来了。这一次是一只会唱歌的蚊子,它飞到舍友的头顶,脸上,我一着急,两手拍过去,可能又没有打到。
我连续两次没有打到蚊子,其实并不沮丧。舍友也并不在乎。她说,你有没有想过,蚊子能来咬你,是不是是一种缘分呢?呵呵,这是什么逻辑?受害了还要感谢它的造访么?
我知道,她是信仰佛教的。佛教教义有一条就是人生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很多欲望。要幸福,就要断绝欲望。这个道理其实跟西方人说的“幸福指数”是一致的——缩小分母,扩大数值。这可能是人快乐的一种自欺式的哲学观吧。
还有一个,就是善念,包容,尊重生命,众生平等。这里我不想多分析。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就是人对待苦难的态度。蚊子叮咬是一种折磨,一种苦难。这可能是命运中无法回避的众多苦难中最微小的。当我们已经遭遇灾难,无法回避它,那只能接受。这种被动的接收实在令人心中愤愤。可是,如果能从内心把它当做一个缘分,一个打造你,使你变得经得起挫折,忍得了磨难,自内而外,逐渐得坚硬起来,普通老树的结疤,刀砍斧削,火花四溅……
打了你的左脸,还要把右脸送上求得平衡——我做不到,或者当做亲密接触的缘分,但是,蚊子咬了左脸,我们可以忍受,权且把这样的磨难,当做锻炼。或者,蚊子咬你,你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不计较,甚至变不利为有利,没有因为生气动怒而使自己受更大的损失。这是了不起的人格。而我也知道,那些笃信宗教的人,一定经受过我们常人不能扛得过去去的灾难。比起生死,比起亲人离散的无望绝望,被蚊子叮咬一百次一万次,又有什么?她们甚至把蚊子叮咬当做一种享受了。
可是我们终究不能勘透宗教的奥秘。日常生活中,那些被蚊子咬了的时候太多了。忍得了这些事情,你一步步就走成强人了。不要误会,我不会阿弥陀佛,不会伸出右脸。让那些蚊子咬了的事情来磨练我们的意志吧,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