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三年(《论语》宪问
2021-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白痴老猫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论语》宪问40节。讲完了故事,孔老夫子又开始给我们讲起了道理,讲一个关于三年的道理。
从《论语》前面的篇章看,孔老夫子其实并不反对邦国天下的更替,由夏至商再到周,更不反对邦国主的生死轮换。
但孔老夫子主张治国之道的传承延续,倒也不是非得一成不变,背着老祖宗的牌位不松手。但这个变是因时因势的沿革,不甚断然否定的重新弄过。
所以不管新时代的邦国天下怎么折腾,由夏而商而周的礼制断断不可抛弃,可以改革,但不能说放弃就不用了啊!
所以为了保证子承父业时,齐家治国的方略一时间不会改变太多,孔老夫子坚持这"三年"的政策!
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子承父业的当口,让旧家规政策延续三年,三年后再因时势,因新家主个性能力可以有所修正,这才是孝。
邦国天下亦是如此:《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尚书》上说:‘殷高宗守孝,三年不说话。新老大三年不发话,下面估计也只能按旧套路治政了吧!
孔老夫子更直接: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三年内大家都得听老宰相的,老宰相自然用的是老国王那一套。
新王三年不改治政之道,估计三年后也不会断然否定先王政道,全盘抛弃从头来过吧?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干!现今天下,已没有了"三年",更是彻彻底底地抛弃了仁德礼乐!
孔老夫子为什么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当是为了一个"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