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提供帮助时,我们和路人有没有区别?

2017-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Lulu_5847

我的心和手一起颤抖时,决定开始写这篇文章。

今天的主题是新闻热点,原本以为超出我的能力范围,准备放弃。直到练习群友遇到问题咨询被拒绝,我拿着手机的手,抖得厉害。

当我们拒绝别人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为什么?

女子被撞,肇事司机逃逸,二次碾压,女子身亡。路人来来往往,无一施救,甚至没有报警,没有呼叫救护车,没有帮助设置警示牌,总之,什么都没有做。

包括同情。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可是民众的意识并没有被键盘唤醒。当事件又一次发生,我不在现场,也不是当事人亲友,更不是职权部门,没有资格发声。继续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第一时间选择了放弃。

放弃声讨。

当这个题目在写作练习的群里公布后,有群友遇到了其他问题,粗略浏览似乎是投资诈骗。不懂便不能随意发表意见,不能提供帮助。我的抱歉还没有打完,就有人答复了她。

这个群是练习写作以提高自己能力的,不是回答问题的。

这句话,有没有觉得耳熟?

我是要回家的,晚了家人会担心。

我是要去上夜班的,晚了领导会扣工资。

我是要去约会的,迟到女朋友可能就飞了。

我是要去……

总之,我不是来救人的。

理由一样很充分。我无言以对。

当我身处事件中,目睹了整个过程,我是旁观者还是参与者?

我仿佛看到了曾经遇到同样问题的自己,遗憾的是,我和他,和每一个事故中的当事人一样,遇到了同样的路人。

没有人在这个事件中看到未来的自己。不管是作为将来的当事人还是旁观者。

我们常常歌颂那些在医院以外的场合治病救人的医生,赞美那些下了班之后仍然见义勇为的战士,是因为他们将职业道德延伸到了工作场合以外吗?

我认为更多的是因为他们闪光的人性。

因为慈悲,他们看到了别人的苦难,因为同情,他们对别人的伤痛感同身受,因为不忍,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救人,便是救己。助人,便是助己。

当我们对别人简单的求助都视而不见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别人的苦恼;所以在他们遇到更大的苦难时,我们也看不到他们的痛苦。

行善施与不应该有边界。不应该分场合。佛陀说过,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人五样东西: 颜施,言施,心施,眼施,身施。当我们遇到求助时,我相信,至少可以有其中一种施与。

但愿在未来,我们拒绝别人求助的唯一的理由是:很抱歉,我可能能力不足,帮不了你。但我应该能帮你一起想办法。别担心别慌张,一定有人能解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