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写作100天# D35 读《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第七封
第七封信是二十六岁——他二十六岁,我六十四岁,他做了我当年该做未做的事。
其实还是挺羡慕龙应台和儿子飞利普在一起的感觉的,两代人之间的“质量时间”不仅至于给予下一代的孩子,还在于回首上一代的父母,这是一种需要坚守的仪式感。当龙应台和儿子交流对于上一代的情感时,可以看到每代人对于上一代的感受是不太相同的;我们的父母经历战争和贫穷,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为孩子会做出很大的牺牲,对于父母,我们是感恩和体恤的;到了下一代,在物质并不匮乏的年代,精神上的追求更甚于我们这一代,孩子们也更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用飞利普的实话来概括就是,不讲感恩戴德,不批判就已经很好了。”
孩子很小会把这不公平放在嘴上,追求更合理更公正,是道德观形成的基础,你会发现什么都不缺的九零后,零零后似乎更任性了,更嫉恶如仇了,不被尊重感觉不爽,任你是天王老子也不怕你。都说现在的九十后,零零后难管,规则感差,任性,但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对于自我,对于尊重平等的坚守。这又何尝不是整体道德水平在提升的一个表现呢。
从龙应台和儿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飞利普对于艺术的见解,以及对于盲目的同情心以及道德观的独立见解,艺术必须给不安的人带来安适,给安适的人带来不安。。。如果是你,你想做艺术家么?飞利普回答:“不想,创作者会创作,都是因为心灵深处有一种黑暗,不平衡,痛苦,不能不吐出来,吐出来就是作品。没有痛苦就没有创作。干嘛要做艺术家,我宁可我的人生平衡、快乐。”
遇到街上行乞为生的小乞丐,妈妈忍不住同情心泛滥,但是儿子却说:”妈,同情心不能没有思辨的距离,没有知识的同情心反而会害了他。这些孩子的背后都是犯罪组织,越是给他钱,这些孩子的处境就越凄惨,越可怜。”
二十六岁,应该有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了吧,可是母亲永远能在那棱角分明的脸庞上同时看见重叠的脸——婴儿肥的粉色脸颊、幼儿的稚态笑容。那时候,应该也会如作者般感叹时光啊,你是一个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