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那年那月…(53)
图文/原创:莲小湲
袁恕来到基金会办公室。
徐媛蔚正在看她上次外出时拍的照片,她见袁恕敲门进来,确实有些意外。忙站起来说:“您好,袁董!”
袁恕打趣地说:“提个建议,别这么客气行嘛!”
徐媛蔚忙离开座位招呼说:“您请坐。”
袁恕坐在沙发上,说:“您老是袁董袁董这么客气,我都不敢见你。”
徐媛蔚笑了,没做任何解释。她有她的想法,环境不同、地位身份也不同、除了应有的工作联系,她不想给别人留下不该有的错觉,更不想高攀,那只有客气一些为是。她把水杯放在袁恕面前,说:“总得要有个称呼吧!”
袁恕随口说:“就叫老袁。”
徐媛蔚笑了,反对他说:“这怎么行,这不礼貌!”她也坐在他旁边的沙发上。“要不这样,公共场合还是叫袁董,其它场合叫您袁大哥吧!”
“行,还是你想的周到。”
“您来得正好,我刚从川西北回来,正想找个您合适的时间跟你说说那边的情况。”
“我可没有来检查工作之意啊!”袁恕玩笑地说。
徐媛蔚也被他逗笑了,说:“我知道。”
“好,你说说吧!”袁恕端起杯子喝了口茶。
“近些年,受一些政策的影响,农村小学生的人数在持续减少,没有办法便推出了撤点并校的举措,对于那些离学校较远的孩子就只有寄宿了。”徐媛蔚说着拿起那些照片递给袁恕看。“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很多寄宿学校没有厨房、有厨房的也没有什么基础设施。至今仍有很多学生在操场上生火做饭。孩子们,大都是蹲在地上吃饭。”
袁恕看着那些蹲在地上,手里端着饭盒的孩子,而孩子们的饭盒里只有咸菜、黄豆拌饭。看着他们那期待的眼神和依然吃的津津有味儿的笑脸,不自觉的心里有些酸楚,感叹道:“这些孩子,真让人心疼。”
“当地政府也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徐媛蔚接着说,“我们只要帮助学校建个厨房、配备一个冰箱、一台蒸饭车,就可以解决孩子们没地方做饭的问题,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们吃上荤素搭配的饭菜,解决他们缺少营养的问题啦!”
“好,好,做吧!”袁恕赞同地说。
“我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签了协议,先建两个试点跟踪几个月看一看,在逐渐投入,您看怎么样?”徐媛蔚问他。
“可以。”袁恕很赞同,“你下次再去带上媛媛,让她也去感受感受。最好,让她给每个厨房培训一个懂营养的老师。”
徐媛蔚回来时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但她还是随着袁恕的话说:“这个想法很好,下次过去就做这件事。”她突然想起他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忙问:“您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怎么,没事我就不可以过来坐坐嘛!”袁恕想想说,“是这样,我想找一个大点的会场,免费举办一场《弟子规》公开讲座。”
“好啊!”徐媛蔚听了很兴奋,高兴地赞同道。
“你同意?”
“我有反对的理由吗?”徐媛蔚笑着说,“我举双手赞同。”
“那好,场地我安排人负责找,课程内容怎么讲,谁讲、你负责安排。”
徐媛蔚想了片刻,说:“好,我琢磨一下课程内容,看怎么讲效果更好。”
“那你做个计划,我们再碰头。”袁恕说着站起来看了看徐媛蔚问:“我是不是看起来不像个好人?”
徐媛蔚也忙站起来疑惑地问:“大哥怎么这么说?是我做错什么了吗?”
“没有,你做得很好。”袁恕假装严肃地说,“有错也是我的错。”
“大哥这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徐媛蔚不解地问,“我本来就是个糊涂人,现在就更糊涂了。”
袁恕看徐媛蔚越说越正经,笑了。说:“媛媛请你好几次到家里来吃个便饭,你都推辞了,我想应该是我的问题吧?”
徐媛蔚舒口气,忙解释说:“哪的话,不是那样的。”
“真的不是?”袁恕认真地问。
“真的。”徐媛蔚笑了,继而又认真地说,“你每天事情那么多,再要给你添麻烦就更不应该了。”
“今天是周末,媛媛他们在家里搞了个聚会。一是,很多人一起聚聚:二是,便利基金会以后的发展。孩子们都去,你也过来吧!”袁恕诚恳地邀请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