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包粽子,我们甚至不如敬老院的老人!陪敬老院老人包粽子的端午
今年端午,过得好像更有意义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我越发觉得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组织。每周三下午定期去小学支教,不定期的去周边的福利院,敬老院。在2019年6月2日中午12点,我们一行人又集合向着目的地出发— —敬老院,主要是在那包粽子并看望一下老人。去之前我的心情是阳光灿烂的,想着可以帮助他人,或许自己还能吃上粽子。去之后却这里的氛围所感染了......
可能我还是太年轻,不太受得了这种温情的氛围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里的环境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 —不够好。事实确实如此,但是这里的老人们起码能够勉强在这里生活下去。敬老院的大门口,都是他们自己种的蔬菜。缺乏物质的老人们,只能想办法填饱肚子。我不知道是不是中国所有的敬老院都是这样子,因为缺少资金,所以老人们生活中所有的东西用的都是仅仅能满足人们的最低需求。
一个不大的房间,里面简简单单的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个衣柜,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了。墙壁老化、粉刷的漆也全部都掉了。转到一个老人的房间,桌子上还有菜碗,我们打开一看,赫然是一碗家常小菜。问中午就吃了这个吗?老人回答,还有一个菜。因为口音问题,我并不能完全听懂到底是什么。但是只有两个菜,还是心里憋屈的慌。可能我们还是太年轻,无法接受他们这样的老来的结局。但好歹没忘我们今天去的使命,就是去帮助他们包粽子,陪他们聊天,给他们送温暖。
我到了包粽子那,看到的不是我们来帮忙的是包粽子主力军,而是原本生活在那的老奶奶在包。旁边围着一大堆学习的人。我们包的粽子没有什么像样的,松松垮垮。老人们也不气,只是笑嘻嘻的对我们说还不能绑,太松了。在这样一种其乐融融的环境下,我们也算是学习到了怎么包粽子,老人们应该也很开心,从她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可能敬老院的老人还是太孤独了......
在一大群人的合力帮忙下,粽子很快就包完了。我们也没闲着,就去各处转转,陪老人聊聊天,帮老人一些小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那位老人,见着我们同行的一个女孩子,就说他还有她的相片在那。我们疑惑道,之前是没有来过的,那何来相片之说。等老人颤颤巍巍从一堆纸包里拿出几张和身份证装在一起的相片来时,我们明白了。照片上的女孩确实和同行的友人长得很像。到底是多么缺少关爱,才使得一位老人把一张和偶尔来敬老院的志愿者的合照看得如此重要,居然和身份证放在一起。我想社会 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是否要多加关怀了......
原本的包粽子、吃粽子之旅并没有实现。为什么?因为有才的老奶奶们才是包粽子的主力军;至于吃,我们看到这样一派孤寂的敬老院,绝对不会生出和老人抢粽子吃的心,我们怕吃了会愧疚,这可能是他们很久都没机会享受的美食。于是在粽子还没有熟之前,我们只能和他们暂时告别。
在这之前,我的伙伴们还和那位珍藏照片的老爷爷合影,并和他约定过几天等照片洗出来就送过去。我想,这样也算是一种宽慰吧。我们虽能力有限,但我们也希望尽己所能,为这些缺乏关爱的老人们做些什么。
在今年的端午吃粽子的时候,我可能会想起这样一群老人。他们孤独却又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他们缺乏物质却又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