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读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020-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静数秋天L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首句大处落墨,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用“隐隐”“迢迢”一对叠字,不但勾勒出山水绰约多姿的维扬风貌,还隐隐透露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
虽已过深秋,但江南草木未调,风光依旧旖旎。诗人不堪晚秋萧条冷落,格外想念远在江南繁华之乡的故人了。
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得名。玉人,既可借以形容貌美肤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
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当此秋尽之时,每夜在何处教妓女歌吹取乐呀?
这样,不但韩绰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诗人对自己“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的感喟,从而使此诗平添了许多风韵。
这首诗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月明桥上看神仙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客观上造成了玉人又是指歌妓舞女的恍惚印象,读之令人如见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这样优美的境界所唤起的不是风流才子的放荡生活,而是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这种内蕴的情趣,微妙的思绪,“可言不可言之间”的寄托,“可解不可解之会”的指归,正是这首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诗成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