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书香文学人物

千古一帝(第一章 仁宗辞世)

2019-02-14  本文已影响9人  文佑

序言

        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自轩辕黄帝始至清宣统帝溥仪终,共出了八百多位帝王。

  在如此众多的帝王中,黄帝作为华夏民族的始祖,厥功至伟,为万世所景仰;其后之尧舜禹作为上古贤明之君也被千秋所传诵;更后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亦以其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也为百代所尊崇;其余如汉文帝刘恒之节俭爱民、魏武帝曹操之文韬武略、清圣祖玄烨之英明神武也历来备受推崇、广为传诵。

  在这些帝王中有一位皇帝是不应该被遗忘的,他就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宋仁宗温、良、恭、俭、让,五常俱备,可谓帝王中之君子,其仁惠爱民古今少有,可称为千古一帝。

  宋仁宗赵祯(1010—1063),宋朝第四代皇帝(1022—1063)在位。民间流传的“ 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指宋仁宗,自古以来在包公剧中,亦以明君形象树立。

第一章 仁宗辞世

  

  宋仁宗嘉佑八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公元1063年4月30日),汴京皇宫中传出一个噩耗:五十四岁的仁宗天子在福宁殿驾崩了。

        消息不径而走,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各条大街小巷,原本繁华热闹的街市瞬间沉寂下来,商铺酒家、歌馆戏院、勾栏瓦肆纷纷歇业,民众以各种方式寄托哀思:披麻戴孝、焚纸烧钱、燃香诵经,悲伤在城市中蔓延开来,老幼妇孺莫不失声痛哭。焚化的纸灰和着浓密的烟雾在京城上空弥漫开来,滚滚烟尘天空中的太阳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变得灰黄、黯淡、苍凉起来,一如此时此刻人们悲怆的心情……

        在皇宫门前的广场上,遂渐集结了大批前来哀悼的民众,有士绅、举子、军健、商贩、歌女等等不一而足,其中还杂有衣衫褴裡的乞丐、稚气未脱的儿童,民众纷纷跪地叩拜、焚化纸钱,为痛失君父而嚎啕大哭……

        天子驾崩的讣告传谕全国,各地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民众闻讯后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士子垂泪、农夫缀耕、工匠停业、商贾罢市,人民自发的为仁宗皇帝披麻戴孝、烧香焚纸以寄托哀思……

        宋仁宗驾崩的讣告送到北方邻邦辽国,“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国的君主辽道宗耶律洪基闻讯后大惊, 冲过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就像失去了父亲一样嚎啕痛哭,说:“宋帝仁惠爱民、和睦友邦,让我们两国已经四十二年没有见过刀兵战火了,这都是拜他老人家所赐才获得的和平啊!”(“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辽道宗对仁宗皇帝是极为敬仰的,他曾对他的大臣说:“我若是和仁宗皇帝同样生长在中原的话,最多也只能在他身边做个都虞侯而已!”

        宋仁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有着怎样的魅力与政绩?不仅让他的臣民、还让敌对国家的君王与百姓对于他的逝世如此悲恸欲绝?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头说起,让我们把时光倒回五十四年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千古一帝(第一章 仁宗辞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