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

做事情的动力

2021-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离生和阿颖

1.什么情况下,自己会有动力做事情

被动情况(不得不做)分为4种:1.领导客户长辈发话,上下级关系2.朋友亲戚同事等求助不好拒绝3.事情不做会带来严重后果。4.被自己的内心不安感或者焦虑感驱使去做。

主动情况(意愿强烈):自然而然,有浓厚兴趣去做。

2.为什么没动力做

第一时间感觉到恐惧,害怕,抗拒,抑制做事意愿。

原因有三:1.不良习惯:习惯逃避,放一放。2.是自己弱项,例如社交演讲,表演等。怕丢人做不好。无经验,出了舒适圈。 习惯指向认知和态度,是否愿接受挑战。3.还没到必须要做的时间节点,不做也没有特别恶劣的后果。

动力的关键点有三个:时间临界点(是否迫切),对自己的价值(长期和短期内),浓厚的兴趣。

3.成事关键点

是否到了临界点(时间上),由当前环境决定,是否不得不做。

开始:确定要不要做,分两种情况,有价值→做。无价值或价值不大→不做。或者付出代价转交给别人。主要找到当前事件对于自己的价值,例如获得满足感,实物奖励,或者进程,资源,心理认知升级,对未来有好处等,就容易燃起动力。

动力值=时间临界点(是否近期有用)+这件事对自己的价值

跟做计划一样,从动力方向出发,对当前的自己越有利,越用的上,动力越大。

过程:胆大心细,谦虚谨慎。

结束:复盘,查漏补缺,想一想下次还要不要做,如何做的更好。

重复:一次做不完,下次更有经验。指向对自己有长期利益的事件。

若想要自己燃烧,需要燃料,燃烧到什么程度,看事件带来的价值。

价值有4种:1.实打实好处:金钱物质,资源等。2.隐形好处:对未来有利,隐形资源。3.调整认知,获得经验,心里升级4.获得成就感。

好的事件以上都有,如同找到一家品质不错的服装店铺,试穿了很适合我,获得衣服,未来会再回购,可以省时省精力,调整认知获得经验,感觉很有成就感。

4.过去积累的经验如何利用

1.保持身心健康2.情绪调节,这是基础。3.做事引发兴趣,调整状态,不断进行。4.细节决定成败。5.慢一点再慢一点。6.根据潜意识走,忠于内心。7.锻炼,冥想,心里治疗。积累经验,放大优势,扬长避短,顺势而为。8.成功=潜力+平台+环境。

5.自己的优势

想了很多用处不大,就算不断上进的精神吧。核心是安全感不足。只要合理利用,缺陷也是优点,而且优点如果不好好挖掘,自己也是看不出来的,旁人也看不出来,金子要发光,也要去掉掩盖它上面的尘土。

有时候,总是太过浮躁,好高骛远,已经颓废了一阵子,上来就要把自己不熟悉的,或者没有积累资源的事情做好,但实际情况肯定会让我倍受打击,一直把自己逼得太紧,导致更加做不好,心思全在我要努力努力在努力上,不好好想想当下的事情到底该怎么做,所以写下这篇文,希望能实际应用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