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写作谈写作专题精选今日看点

小说的三观

2018-07-01  本文已影响1550人  雨落荒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上开始流行一个叫作“三观不正”的词。所谓的“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简称,也就是我们对待世界和人生的态度、判断是非的标准。于是乎,不少网友把“三观”代入到文学和影视作品当中,大呼许多经典著作和电影根本就是三观不正,那我们为什么要看这些“糟粕”呢?

举例来说,纵观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爱情故事,还真有不少“三观不正”的。

《简·爱》,在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中,简·爱小三上位;《泰坦尼克号》,露丝和杰克谈情说爱之时,露丝早已有未婚夫;《甜蜜蜜》,张曼玉和黎明好的时候,黎明在大陆是有未婚妻的;《廊桥遗梦》,干脆就是中年家庭主妇出轨摄影师的故事;《英国病人》,女主出轨;《安娜·卡列尼娜》,还是出轨……

为什么我们在阅读或观看这些作品的时候,并没有咬牙切齿地希望这些“不道德”的主人公倒大霉,甚至还对他们产生深深的同情呢?为什么没有去批判他们的爱情可耻,而是感动于他们追求爱情的行为呢?

这是为什么?

还有许多震撼心灵的作品,主人公的三观明显也有问题啊!

比如:《月亮与六便士》,思特里克兰德抛弃妻子,去追求绘画艺术,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麦田里的守望者》,16岁的霍尔顿就学着招妓,实在无可救药;《洛丽塔》,亨伯特是恋童癖;村上春树的作品中,男主人公经常有个大他不少的已婚女子当情人;《约翰克里斯朵夫》,主角杀过人。

附赠一些网友的总结:《红楼梦》,贾宝玉花心渣男双性骗婚;《红与黑》,男主渣男;《飘》,女主渣女爱撩勾引闺蜜老公;《水浒》,就是帮无恶不作的土匪……

哎呀,怎么都在诲淫诲盗?经过这么一筛,还真没剩下几本能看的了。

那为什么我们对主人公并不是全然痛恨,而是爱恨交织,甚至敬佩主人公的个性和勇气呢?

我记得王小波说过一句话:“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

人性是那么复杂深邃,岂是一句“三观不正”就能高度概括的吗?小说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真相,而不是低级的说教。我个人认为,小说的意义就在于将问题和冲突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不负责提供答案。

周国平在《小说的智慧》中曾谈到:“古往今来,在设置禁区和助长独断方面,道德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因此,唯有超脱于道德的眼光,才能以自由的眼光研究存在。在此意义上,昆德拉说:小说是‘道德判断被悬置的领域’,把道德判断悬置,这正是小说的道德……从小说的智慧看,随时准备进行道德判断的那种热忱乃是最可恨的愚蠢。世上最无幽默感的是道德家。”

我们在小说创作中,最好跳出“好人”“坏人”的框框,也不必非要“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事实上,生活从来都不是一道公式。泛道德主义掩盖了真实不说,还一天到晚板着脸,真是没劲透顶啊!

更多写作技巧请关注《更无用的写作课》,让我们一起探索小说的更多可能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