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无限流影视剧
今年年初一部名为《开端》的电视剧在网络爆火,其走红原因是新颖的叙事方式让内地观众耳目一新。不断循环完成任务,如同游戏般的体验,只有不停刷新副本积累经验才能逃出生天,很快网传的这一题材类型“无限流”一词使人津津乐道,转眼无限流影视剧就成为了观众觅食的对象。但早在去年另一部也被冠为无限流的电视剧更是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那便是《鱿鱼游戏》。
《鱿鱼游戏》海报这部韩国网剧的爆火程度衍生直至海外,在Netflix播放量更是达到了1.11亿次,现目前排列第一。和《开端》“循环”机制有所不同的是《鱿鱼游戏》的内核机制是“闯关”,为何两者机制不同却能同被网友称为“无限流”这就要解释何为无限流?
无限流一词诞生于网络小说《无限恐怖》,字面意思是无限流量,含义是包罗万象,内涵无限元素,其中包括科学、宗教、神话、传说、历史、现实、电影、动漫、游戏等(引自百度百科)。无限流并不局限于现有的世界观,它可以是一个架空的世界或由作者设定一个全新的规则,在这个“空间”里进行不同方式的历练。
所以这个空间可以是物理上的也可以是时间上的,它或许静止或许流动,或许是倒回,都是无限的。
其实说到此题材很多老影迷早不陌生了。《开端》属于“loop”系;比《无限恐怖》更早的要追溯到日漫《杀戮都市》;而逃杀系就不得不提起一切的起点,深作欣二的经典作品《大逃杀》。
《无限恐怖》小说大致把这个类型与市面上常见的影视剧结合,可以分为四个大系:逃杀系、循环系(loop系)、密室系、闯关系。有些影视剧可能会同时包含两个及以上,这四个系可能会互相牵扯,详细讲解一下这个类型的渊源和衍生及发展,主要会提到一些经典的作品。
(这里主要是指广义上的“无限流”作品。)
·逃杀系·
2000年,深作欣二拍摄了生前最后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为今后的电影和电视剧乃至游戏都埋下了种子,而后这个类型的种子开花结果,更是为后人们乘凉。
《大逃杀》剧照电影主要讲述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逐年升高,社会动荡不安,政府为了培养出忠实效忠于成人、在逆境中坚忍不拔的青少年一代,日本政府正式出台《BR》法案。每一年将会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送至孤岛,几十个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杀死对方,在限定的时间内只能留下一个幸存者。本来是亲密无间的同学在一夜之间开始互相残杀,有人选择团队合作有人单枪匹马,也有人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也不会去伤害别人。短短几天时间内人性在这场战斗中暴露无遗。
设定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大胆而是近乎猖狂地把人类社会的生存规则赤裸地展现出来。当脱离人类社会回归原始,是否该继续遵循人道主义,或是不再藏匿本性不择手段地活下去,还是本来的人类社会就是如此的野性?
在逃杀的设定下,深作欣二不止步于营造一种视觉上的快感,血腥暴力的情节之下是更深层次的人性和社会的探讨。看不见的暗喻与赤裸的视觉效果相辅相成,虽然内涵不大能被发现但就像是有魔力一样的熟悉感让处于人类社会的观众更加有代入感。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优秀之处,如果只是花拳绣腿观众只会感受到厌倦,更无法成为此类型片的根基。
《大逃杀》的问世,成功地影响到了之后同类型片的发展,甚至是游戏行业,就像是原本平静的海面掀起巨浪,乘着这股浪来势汹汹。
2013年《饥饿游戏》正式上映,更是拿下了近7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第一部大获成功很快第二部、第三部相继搬上了大荧幕。虽然原著作者矢口否认并未借鉴过《大逃杀》的设定,但观众对于此片是否存在致敬保留着不一样的看法。
《饥饿游戏》剧照两部电影同样都是逃杀设定,《大逃杀》描述的是日本社会所面临的现实主义问题,而《饥饿游戏》则衍生出另一个关键词“反乌托邦”。
“反乌托邦”一词和“乌托邦”相对立,“乌托邦”这个词语首次出现在英格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1516年发表的小说《乌托邦》,虽然最早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柏拉图,但到1516年才有了正式的名称。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人民栖息耕作、其乐融融,在政治、经济、权利、地位等方面都实现平等的一种现象,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迫害,没有阶级矛盾,没有私有制,所以是连罪犯也没有的理想社会,这种现象是出于人类对于社会的极端不满从而脑补出一个完美的世界,幻想如果能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就好了。
但绝对的完美世界很难存在,在这个糟糕的世界里对于乌托邦的遐想更多的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很多作家又认为那为何不直面社会的惨淡呢?再后来工业革命的发展迅速,让科学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间,一些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开始描绘一个和乌托邦绝对相反的社会,其中英国科幻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出版的《时间机器》一书里,首次创造了反乌托邦这样的一个社会。既然从字面意思上截然相反,那么其意义也是毫不相同。
和《饥饿游戏》所对照,主人公所处在的社会就是一个完全的反乌托邦,阶级明显被划分,国家从富有到贫穷被分为14个区,阶级固化,底层的人民成为高阶层的奴役,不断向上供血,没有医疗保障、没有生存保障、没有教育,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反人类”。政府开展了一档电视节目,在每个区挑选出一男一女参加比赛,24位选手齐聚一起不仅要在恶劣的环境生存下来,还要防止被其他玩家杀掉。
从设定上看,和大前辈《大逃杀》高度重合,讨论的虽说都是社会问题,但方向不一致;《饥饿游戏》把侧重更多的放在了视觉渲染上,而内核就很难有过之而无不及,14区的暴乱,政府对生命的虐视都可以成为切入点,但所有的切入点都只是点到为止,最后不幸地沦为了Teen Movie。不过紧凑的剧情,优秀的制作,精彩的表演,也让这部电影在此类型占有一席之地。
《饥饿游戏》的大火似乎点燃了好莱坞对该类型的热情,很快同样以青少年为群众目标,逃杀类为背景,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移动迷宫》上映。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做了一些改变,威胁不再是参加游戏的同龄人,这次他们必须互相协作才能生存下来,敌人则是住在迷宫里的未知生物。
主角全是未成年男性,每个月接往迷宫绿地的电梯都会按时送来一位男孩,他们都被消除掉了以前的记忆,但有一天电梯却送来一位女孩,这和迷宫的规则显然不一样,失去记忆的男主对新来的女孩有着说不清的熟悉感,在激进派男主的带领下,他们殊死搏斗冲出了迷宫,但这些男孩发现迷宫的外面是更大的迷宫。(《移动迷宫》也可以算是密室类)
《移动迷宫》剧照《移动迷宫》整个系列和《进击的巨人》有些许的相似,青少年对抗怪物,发现城墙里面并不比外面的世界安全,于是推翻大人立下的规则,闯出去再建立自己的生存栖息地。之后也有类似《分歧者》这样的电影,但好莱坞对“反乌托邦”青少年化的热情很快平息了,2015年乔治.米勒指导的《疯狂的麦克斯4》才把“反乌托邦”拉回了正轨。
既然这股风潮起源于日本,那自然也应该绕回来看看日本本土,2008年《真实魔鬼游戏》在日本上映,这部作品其实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而且也不是那种非常严谨的正统逃杀系,但是到了2015年该系列的第6部《真实魔鬼游戏2015》,想必很多中国观众会对那个公交车上少女低头捡笔幸免遇难的镜头有所印象。(这里主要提及第1部和第6部),虽然整个系列制作有些粗糙,布景到道具都没那么讲究,很多场景的选择更像是随便找了个地儿就开拍了,但这个系列和鼻祖大逃杀同样有着“cult”的标签,且命题也有些意思,这也是头一次在逃杀系里融入了平行世界的元素,虽然也算是烂梗了。
不过第6部以“女性”命题亮眼不少,主角在不停地奔跑,所有的女性角色都有被杀的可能,此片充满了凝视,很多镜头有很浓的性意味,比如女主好友的下体被鳄鱼撕咬,一些列的镜头都是在重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主角一次又一次的“复活”,每次复活用不同的女演员饰演同一个主角,暗示了这些女性都迫于舆论及规则不得不去做自己不愿意的事,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脸孔,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背景,但她们有可能拥有同一种宿命。
《真实魔鬼游戏2015》剧照到了后半段,女主开始觉醒,角色不断地做出反抗,血洗婚礼、被染红的枕头绒毛,都是女主的“反抗”甚至电影中的女性NPC也成为唤醒女主女性意识的帮手,女性不断的奔跑想要脱离掌控,最后女主来到陈列着无数少女的博物馆,她也知道自己只不过是这个男权社会创造的社会中的一员;即使这样,少女也要反抗。
整个系列电影导演的存在感都非常强,不是从风格或是技巧上来讲,而是从宏观上看导演似乎才是电影里的最终反派,他操纵着角色,他监视着角色,也许女主的女性意识并非自我的觉醒,是导演特意地植入,因为他凝视着所有人。第6部的导演正是有着不俗名气的园子温,更有趣的是园子温在2022年被曝利用职权性骚扰几十位女性,一位敢于拍摄女性冲破枷锁电影的导演,在戏外也同样将权力的锁链捆绑于女性。
似乎话又扯远了,逃杀系向来以孤狼奋战,一人取胜模式进行,日本著名的wowow电视台拍摄了《人狼游戏》。游戏规则如同片名——狼人杀,这个几乎所有年轻人都玩过的游戏,被制作成了系列电影。一般情况下以游戏为蓝本的剧作容易反复踩到观众的雷区,但好在人狼游戏也并未有那么大的野心,平常和真实反倒成了本片的优处。从《大逃杀》到《人狼游戏》都充斥着cult片的元素,cult片的魅力所在就是无关其他只专注于电影本身,那《人狼游戏》也确实做到了。
《人狼游戏1》剧照整个系列围绕着“狼人杀”这个游戏展开,一群高中生被带到一栋建筑,他们无法与外地取得联系,唯一能够沟通的只有房间里的老旧电视,这个电视只会冷冰冰地播报比赛进程与死亡人数,他们必须遵守规则指出你认为的狼人,晚上无辜的村民又会等着被杀,如果不参与立刻就会被脖子上的装置杀死,这群高中生不得不被迫加入到这个游戏中来,游戏逐渐推进大家也都渐渐参与其中,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活下去的那一个。
第一部的摄影是最好的,大量的手持镜头让观众深入其境,就像是游戏参与者手持着DV录制着这些曾经活着的人最后的故事,也出现了很多长镜头及固定镜头,如纪律片那样,不断给观众传递这样的意识:电视里的事是真实发生的哦。很多残杀的镜头更是选择使用固定镜头一刀不切,观众就死死地盯住主角们对同类完成了屠杀,一个鲜活逃窜的人到最后摊在地上奄奄一息,直到腹部不再有起伏。如果不是有第一部这样优秀的摄影让人立马就相信了这个游戏的真实性,后面几部也站不住脚。
《人狼游戏2》剧照最精彩的主角应该是第二部里土屋太凤饰演的主角,土屋后来也主演了大火的《弥留之国的爱丽丝》(这部属于闯关系,我们后面再讲)。不同于其他几部的主角,她够狠,为了生存不留余地,她也是唯一一个逃出这个游戏的人,最后她答应将死者的信物转交给他们的家属,可在回家路上她唱着歌一个个地将这些信物抛之于脑后,就像是自己重生的仪式,那些记忆就该丢弃,没有留念。演员们的演技也非常地抓眼,为本片加分不少。
游戏设定最有趣的是第5部,与略显平庸的第3、4部相比,5部增强了游戏设定,添加了新角色“丘比特”与“恋人”,丘比特可以指定两位玩家为恋人(限时1小时),被射中的玩家可以知道自己的恋人是谁,如果两人中的其中一人被杀死,那么剩下的一人也会“殉情”而死,这样的新规则大大地提升了死亡率和用户参与度,如果是恋人就要好好保护对方,如果不是就要找出恋人,一箭双雕。第5部的几位女性角色描绘的不错,女主和女二同为恋人,最后都以不一样的原因决定加入后面的操纵团伙,找出真正的幕后黑手。
其余几部也算是不错的cult影片,第8部看得出导演想要讲述社会潜规则但整体实力不够,好的题材最终也打了水漂。这个系列优秀的地方就是电影本身就是娱乐,不需要在乎太多,你只要去看就好了。欧美出过一部以“狼人杀”为题的电影,叫《豺狼游戏》,和《人狼游戏》这种密室屠杀不同,人和狼活动更自由,也没有庞大的组织在操控,没有游戏显示,知道死你也不知道谁究竟是狼。
随后日本也出了不乏像《七天:死亡的算计游戏》、《极限推理》《国王游戏》这样的平庸之作,偶尔也有像《恶之教典》这种水准之作,但日本再也无法回到以前的巅峰。再后来秋元康制作的《轮到你了》热度在中国异常高,可剧情就显得不尽人意了,这部剧能在天朝大火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国本土没有这种类型的电视剧,而《轮到你了》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空缺,就像是上世纪中国还在拍家长里短,一部《东京爱情故事》席卷全亚,能得到很高的关注度也是同理,至此,中国的类型片还在空缺,需要靠他国来填充市场。
日剧《轮到你了》剧照欧美相继制作了《死亡飞车》《九人禁闭室》等影片,虽然也是走的老路,但制作还算过关,适合一些追求视觉的影迷。一直更加注重刺激的欧美,在19、20年连续出了两部大热作,《准备好了没?》和《狩猎》,虽然中规中矩但简单粗暴,不费口舌直接为观众展现血淋淋的厮杀,也不失为一种风味。
逃杀系的主题往往是建立在社会现况上,压抑的情绪在电影中得到爆发,导演和编剧们借助摄影机来讽刺特有的社会现象,抨击社会规则由上层人士书写,阶级固化等问题。
·LOOP系·
聊完“逃杀系”,轮到“loop系”登场(以下统称为loop)。很多人对loop电影的认识是从《恐怖游轮》、《蝴蝶效应》、《十二猴子》这些电影开始的,也称得上很多电影迷认为的高分悬疑作,先不说这几部出名的,能追溯最早的loop电影,不出意外应该是1962年克里斯.马克的《堤》,这部电影也被视与听评为最伟大的百部电影第35位和68位。这部伟大的科幻电影的设定也延续至今,题材不限于科幻、悬疑,甚至可以是喜剧。
《月球》剧照著名喜剧演员比尔.莫瑞出演了爱情喜剧电影《土拨鼠之日》,男主被困在同一天里,每天都发生相同的事。其实这和我们的人生一样,每天都循规蹈矩做着一样的事,生活一成不变,但是即使这样男主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玩出花样。因为《土拨鼠之日》的大火还诞生了很多了类似的合家欢loop电影,轻快欢乐大多以圣诞节为主题。
《初恋50天》女主因为有着鱼一般的记忆,每天都会忘记前一天发生的事,她活在过去的记忆里,在相同的每一天里和男主相遇,也有些浪漫。这些电影传递出的情感是积极的,虽然被困在了同一天或是某个地方,某处记忆,但也可以不断向前,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
《恐怖游轮》剧照反之另一类,他们有着很大的噱头,拥有着烧脑这一称号。《恐怖游轮》近乎完美的loop电影,无论从剧本还是制作,都无与伦比,如果提起一部无限循环,大家第一个叫得出名字的非它莫属。
电影很简单,女主是一位单亲妈妈,独自育儿让她倍感压力,朋友邀约她一起乘坐游艇放松一下,路上因为前方有车祸耽误了时间,好算是到了相约地点,女主精神游离的状态让朋友们很担心,出行也是事事不顺,遇上了风暴,和外界没了联系游艇也不知道航行到了哪里,在游荡许久之后众人们看到一艘巨大的邮轮,于是决定登上邮轮求救。可是当他们登上邮轮后却发现空无一人,这艘巨轮上像是发生过不祥的事,他们渐渐的发现蹊跷,似乎有人在监视他们,镜子上写着“快逃”,还没来得及反应,他们就被神秘的黑衣人开始追杀。
这部电影环环相扣,编排有条不紊,很多细节在二刷时也可以看出,还采用了古希腊神话西西弗斯的故事,他绑架了死神,让世间不再有死亡,最后他因触犯众神,惩罚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但因石头太重每次快要到达山顶时就会滚落下山,前功尽弃,于是他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用西西弗斯的故事暗示了女主的命运,因为对儿子的亏欠她无法完成与死神的约定,所以欺骗了死神,女主陷入了无限循环。即使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还是选择前进,这一点和《降临》有异曲同工之处,女主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才选择了荆棘满腹的道路。
《源代码》也是和《恐怖游轮》一样的路数,但本片的主线更明了—找炸弹,乘坐列车时男主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恳求他帮助找出炸弹,炸弹就在这班列车上。男主也并非顺利完成任务,最后的结局就像平行时空,或者又像是梦境。
《前目的地》剧照还有一种是如衔尾蛇般的结构,在片头和片尾完美重合,形成莫比乌斯环。2014年根据罗伯特.海因莱恩的小说《你们这群还魂尸》改编成电影《前目的地》。这部电影很好的解释了“外祖母驳论”,如果你穿越到祖母生活的年代,然后杀死你的祖母,但如果你杀了你的祖母就不会有你的母亲,没有母亲就更不会有你,那么没有你又是怎么杀死祖母的?
本片不像《回到未来》、《哆啦A梦》那样具有童话色彩,拥有了穿越条件只要回到了过去就能够改变未来,这种想法其实是在弥补我们当下犯的错,意淫自己能回到过去,对自己的人生完成救赎。这样美好的念头在《前目的地》里并不存在,同样的还有《彗星来的那一夜》、《降临》,发生的事是既定事件,一旦发生不可改变,如果你想回到过去杀死你的祖母,你不仅杀不死你的祖母,你还会成为你祖母与祖父相遇的必要条件。这些电影相比其他作品更加硬核,他们往往充满着“宿命感”,基调也颇显凄凉,人生本就是一条单行道,我们只有在做梦或电影中找到自己的调头转弯标识。
纵观loop系的发展,题材的广泛,拍摄类型较多,而且不需要注入太多成本,很多早期的loop电影投入都不高,像是《恐怖游轮》、《死亡幻觉》、《月球》、《忌日快乐》都是成本较低的电影,因此很长一段时间观众都会把loop和B级片联系在一起,那么就来说说一些很贵的loop片吧。
漫威的《奇异博士1》也算是该类型,但在漫威的统一色调下loop味儿就没那么浓厚了,《环形使者》男主追杀过去的自己,本片最终线索指向的是因果,当一部爆米花电影看看确实是最优选。还有蒂姆.波顿的《佩小姐的奇幻城堡》,这部电影的前半段还算成功,后面就不太可观了,而且蒂姆.波顿向来以猎奇为重,所以剧情走向他老人家没有那么看重啦。真正算得上出圈票房口碑双赢的loop大成本制作电影是汤姆.克鲁斯和艾米莉.布朗特主演的《明日边缘》。
All You Need Is Kill漫画本片改编自樱坂洋在2007年开始连载出版的ACG小说《你要的只是杀戮》(all you need is kill),原版的名字比“edge of tomorrow”要有趣多了。后来2014年樱坂洋又和小畑健合作出了漫画版。|这里私心说一下小畑健,他算是动漫界的老熟人了,天生为画画而生的漫画家,风格独树一帜,前后为《棋魂》《死亡笔记》《爆漫王》作画,其中《爆漫王》里那个热爱画漫画的男主就是以小畑健作为原型创作|。转回来,美版和日版比起来,节奏快了很多,不光是电影时长的问题,本身欧美和亚洲就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和习俗,而且日本又向来以“物哀”理念为主,所以看似改编日本作品,但日本原版和美版电影所表达的大相径庭,男主都是想要拜托命运,阻止人类的灭亡,美版更加刺激决绝,日本则包含了一种无奈之情,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宿命感。
美国也翻拍了不少亚洲的作品,这部算是改编不错的,只抽走设定,其他则是完全的去日化,保留了主干,就没必要再模仿壳了,这和很多其他拍摄亚洲IP的作品要好得多。即使去掉了loop这一层外衣,这部电影也依然是部诚意之作。
谈到《明日边缘》,接着来谈谈日漫吧。在日本也有许多loop漫画,1983年上映了《穿越时空的少女》,很多人更熟悉的是2006年细田守的动漫版本,这个IP被反反复复拍摄过好几次,足以说明经典值得回味,这里就主要讲述初版和06动漫电影版。《穿越时空的少女》改编自筒井康隆1965年出版的同名小说,年份相当的早,离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为何这个作品能够长盛不衰呢?
《穿越时空的少女》海报一名女高中生意外得到穿越的装置,她可以不断的回到那一天,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两部作品都有一点女子高中生虚度无聊的日常,正是因为生活化,贴近我们的生活,才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看到电影里的女主就幻视成以前高中热血中二的自己,十四、五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所有的情节都是那么的悸动,走廊上一起打闹,贴着喜欢的男生后背写作业,放学一起回家,想要伸出又收回来的手,导演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构造出一个美好高中生活。
初版就像是一部羞涩的少女恋爱电影,女主预迎还拒,和男主保持着距离,被一个粉红色的大泡泡包裹,可是最后这个泡泡还是被戳破了,男主来自未来,他不能留下,女主哭诉着说自己一定不会忘记这些美好的回忆,当女孩长大成人后,男主与女主再次相遇,早已没了当年的那般激情,形同陌路,但女主依旧以男主喜欢的植物学作为职业生活下去,这就和我们的很多经历一样,不知道当日的我们是以什么的心情去种下这颗种子的,但那个举措又时不时被回忆起来,那个早已忘却了的记忆却化为一股力量在心里游荡。初版是遗憾的,有遗憾才是完美的,青春总要得到点什么又失去些什么,06版没有太大的改动,但开放式的结尾没有那么的遗憾,为观众圆了一次美梦。
京都动画2006年推出了《凉宫春日的忧郁》,非常唯心主义的动漫,凉宫系列09版一集“漫无止境的八月”也属于loop,想要找到人生的出口就要敢于直面人生的惨淡。还有被很多漫迷奉为神作的《命运石之门》,也讲述了同样的道理,主角们不断在轮回中遭受打击,一次又一次的被磨灭意志,剩下的只剩孤独,想方设法地去拯救椎名真由理,却陷入黑洞,面临抉择两难的境地,充满了虚无主义。
今年《夏日重现》TV化与观众见面,男主参加青梅竹马的葬礼,还沉浸在青梅竹马溺水而死的悲伤的情绪中,却发现她的死没有那么简单,在寻找真相的同时,被一些来历不明的影子杀死,男主死后立马回到举行葬礼那天。当然这部的漫画作品还在连载中,最后结局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日漫《四叠半神话大系》、《只有我不在的街道》、《异世界生活》、日剧《致命之吻》就不多加赘述。
《暗黑》剧照2017年Netflix制作了一部优秀的剧集《暗黑》,其实严格来讲这部不仅是loop,非线性叙事中,时间已经不是一条线,而是无形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有时循环,有时闪回、有时折叠,整部剧就是一个闭环。和一些只求爽快的作品拉开了距离。
《暗黑》抛出了问题什么是时间?如果没有过去那么过去的时间也不存在,那如果时间不存在,更不会有未来,过去与未来只不过是一些热衷于时间旅行话题的学者的谈资,时间只有流逝才是真实存在的,他不是定格相册,未来和现在和过去都是你所亲历的,过去的你成就现在的你再影响未来的自己,无论宇宙大爆炸还是宇宙坍塌,你在任何一个时间节点上都应该珍惜每一个真实的存在。早在1998年德国就拍出了《罗拉快跑》这样知名的后现代主义电影,每改变一点你就能获得“崭新”的人生,最后结局比较中庸。
国内的loop影视剧屈指可数,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因为有太多部所以记忆开始劈叉,白晶晶和至尊宝的爱情故事最后也是遗憾收场,在人生路上可能会遇到很多你珍惜的人,最后不一定能在一起。朱正廷的《好孩子》是对《土拨鼠之日》的效仿,香港的刘镇伟拍的《无限复活》倒是有点意思,你的善良可能会在紧要关头救了你,而催发的贪婪则会种下恶果。
一些优秀的loop电影,不拘泥于同种题材,百花齐放,他们却都有一样的优点。因为loop本身的设定就是和时间有关系,而时间又象征着流逝,loop就是湍流不息的时间上的节点,时间在此也就停止了,也许有人会认为永远停止在一天不会很好吗?但重复的一天,也象征着牢笼,是被生活压迫的枷锁,如何面对这种状况在于你如何看待你的人生,勇于打破,走出陈旧,才能使同样的一天有不一样的精彩。
而且loop电影很多都在探讨人是否有无自由意识,宿命感为作品增添了一丝哲学性,大多数人都无法真正意义上决定自己的人生,即使你已经很聪明很聪明,聪明到可以看透世界的规则,但你依旧做不出改变,颇有点犬儒主义的意味,所以很多到最后都沦为了接受,有一些无奈,但你也可以像《土拨鼠之日》里的主角那样,即使过着同一天,但也活出不一样。
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没有讲到,主要挑选了一些比较重要,和有特点的。剩下的密室和闯关留着下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