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人类无法逃脱意义

2020-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世界是软绵绵的点

今天上午为了给运营赶ppt,选择了直接在家做好了才去公司。

上班路上开始思考最近工作为什么没有激情了,为什么我会花那么多时间在学习上甚至侵占到了工作时间,工作明明对我也很重要啊……

一连串的问题然后我就想到了科幻小说《最后一个地球人》,书中给人类灭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外星人“超主”来到地球,和地球人和平共处了70年后,突然10岁以下的小孩开始变成星童,此后人类再也无法生育,最后人类渐渐自然老去直至灭亡。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唏嘘和苍凉感。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留给读者以思考,揭示了意义和希望是消解死亡的唯二途径,人活着就必然会追寻意义。

于是我提出了假设,是否工作原本对我的意义感已经消解,学习的意义于我而言要大于现有工作呢?

人为什么会去选择做一件事,或者放弃一件事呢?

意义感是一个人选择、坚持、甚至是生活的根本意志来源。即便是拥抱无意义,其实也是对这种“无意义”有意义的反证。

做任何事,都势必会伴随意义感的建立和消解。

稻盛和夫可以说是最大的鸡汤头子之一,谁也逃不开他的灵魂拷问:

作为人,何为正确?

想要消解这句话的力量,可以通过反问:

便是万般正确,那又如何?

若是正确无意义,我们要了正确又如何。

选择是因为选择有意义,放弃是因为放弃有意义。

我们都有过“怀疑人生”的时刻,这是因为现实冲击到了我们原来建立起来的意义。

当我们发现确实有人不努力就可以成功,当我们发现坚持和刻苦最终并没有带来质的改变,当我们发现原来坚信的和笃定的都不作数……

巨大的意义感会带来巨大的笃定,巨大意义感的消解会带来意志的瓦解和崩溃。

人终归是绕不开意义二字的。

所谓“相信相信的力量”,不过是在叮嘱我们好好保护自己的信念,不要轻易消解意义。

所谓“放过自己”,不过是在安慰我们,还有别的意义可以追寻。

既然无法逃脱,也许我需要做的,不过是重新思考一下目前工作对于我的意义而已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