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19【学习思考】关键词:匹配。终于明白那天我和好朋

2020-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30岁后的成长

“每个人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都不一样,如果对风险的态度和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做出错误投资决策的概率是很高的。”

风险偏好:风险厌恶型,风险中性型,风险爱好型

风险承受能力:生命周期,收入水平,流动性需求

摘自: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被子要与盖子匹配,才是完美!(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

终于明白那天我和好朋友为什么不欢而散了

前一段时间,我和好友在讨论投资时,不欢而散~

我:“价值投资才能更长久,根据动量投资,很容易追涨杀跌,最后惨淡结尾。”

她:“我要是也像你那样有足够闲钱,我也会选择价值投资了。”

当时我没明白她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直到今天,学到风险偏好时,才忽然醒悟当时朋友的那句话。其背后隐含的意义就是风险偏好要和风险承担能力匹配!

我只看到了我们俩在风险偏好上的一致,但是却忽略了风险承担能力的不同。

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个月都有稳定的现金流,我不用还房贷车贷,没有娃要抚养,父母都有自己稳定的收入。我只需要照顾好自己,甚至当我遇到风险急需用钱的时候,我还可以向父母拆借。

但是她和我不一样,她目前处于工作更换期,没有现金流,每月还需还房贷,养娃。父母健康,但现金流也不多。她面临的不确定风险要比我大得多。所以她只能选择短期性投资方式,比如做T。

其实无论是我还是她,我们都是对的,因为我们在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能力上已经达成了符合自己现实的平衡。

那穷人不能脱贫都是因为目光短浅,没有富人思维吗?

很多财商启蒙书籍都在批判穷人没有富人思维,所以才一直受贫穷之苦。我承认这或许是一部分原因。

但我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基于现实原因,无法实现投资。

比如一个家庭,是因病致贫,当他们需要拿钱救命,急需流动性资金的时候,还会投资吗?!

从这一点上看,他们家庭风险偏好已和风险承担能力的匹配!

所以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尤其是在当我们想指责别人的时候。

我们不能切身体会别人的痛苦,亲历别人的困境,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闭嘴,不随意评判,给别人带来伤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