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
早上,我在厨房做虾皮挂面汤,到了儿子该起床的时间,我发现他还没有动静。
“老白,起床了!”我在厨房底气十足的喊道。
“知道了”儿子爽快得回应道。
老白是我给儿子起的别名,娘俩早早就有了约定,在不适合叫他名字的场合,就叫他别名。这别名是由太太口服液念成大大口服液得来的。
喊了两次,儿子虽然答应的很痛快,就是不见行动。
“老白。”声音里夹杂着急躁和不耐烦。
“嗳……”儿子故意拉长了声调,同样也夹杂着不耐烦和急躁。
真是应了那句:坏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这种坏情绪一般是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父母每做出一个动作,孩子总能反射出这个动作的影像。
当儿子把坏情绪反射回来的时候,我才感觉到那声音那么刺耳,听了那么让人浑身不舒服。
古人云:克己、复礼。克己,就是遇事从容,能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还把这种坏情绪传递给孩子,如果让坏情绪持续发酵,我和儿子会带着这种坏情绪上班和上学,那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意识到这一点,我立马走到儿子的床边,俯下身子:亲吻儿子的额头。柔声细语地说道:“早饭做好了,起床吧宝贝儿子。”
“好的,马上就起。”儿子平和的说道,急躁和不耐烦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们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但是不能让坏情绪充满我们的生活,这样只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更谈不上和我们交心,不能交心怎能产生共情?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为了孩子,我下定决心,从今天起,我要把最好的情绪留给孩子,对孩子多一些耐心。
其实家是这个世间最温暖的地方,应该把快乐带给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感染你的坏情绪。
约翰米尔顿曾说过:一个人如果能控制自己情绪、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