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舒缥缈|闻香方能入道,制香方能悟道
鼻观妙悟,心静神闲。炉烟匪是,香光庄严。——物有腔调
![](https://img.haomeiwen.com/i4153909/e184053739b9391a.jpg)
独闲小坐,烧香赋诗,燃一炉香,
青烟遥遥之上,是气的流动,更是心绪的漂浮。
习香之人,灵性之中总多着那一份不可及的诗性,
我是如此,相信你也如此。
总想借助这文字的魅力将其尽情抒发,
便遗憾,就算在纸间不尽言语描述无数,
也不能将所知可查的词汇聚集重组,
恰如其分的将此境的曼妙表达而出。
![](https://img.haomeiwen.com/i4153909/b9b049873a587557.jpg)
焚香得气,虽然只是鼻观之事,
可神明五脏相通,便最能静心。
闻香云,闻香韵,品香意,也品余香,
这似乎便是香事中最不需要懂得的欣赏,
只需放空,心静,专注,细品。
然而制香得神,虽然只是指尖之做,
却极为讲求人、香、火、器、境、艺的相融。
是心静,香佳,火盛,器优,境美,艺精缺一不可。
![](https://img.haomeiwen.com/i4153909/199575503578ef6c.jpg)
心静,自然无法控制,
但爱香之人,定是追寻心灵内外合一的相静,
更是关于时空的要求,
制香之时,心绪不动,沉浸其中,是静,
焚香之时,冥作观赏,不被他扰,是静。
但制香却并非用心就可渐佳,更需要手中良器的相配。
![](https://img.haomeiwen.com/i4153909/5a76aa70e3d22efd.jpg)
如匠人手中用过千百般的器具,
就算古旧是在他人眼中唯一的标签,但仍旧是他眼中的宝物,
仍旧是不可更换的伙计,制香也是同样。
虽说无法与木匠手中器具相比那样的繁琐多样,但也算是玲琅。
香灰入炉,香箸燃炭台上点燃,青烟升起幻化成灰,
炉灰搅散重塑成形,中心藏碳刮取香屑,
与云母片一同置于炉灰之上,香气便可隔热散发。
而此论道,则却是制香过程之中冰山一角。
![](https://img.haomeiwen.com/i4153909/902203dc87aaeaca.jpg)
相信没有任何一套包含着关于制香所有的器具,之后便从各处淘换而来,
要说上手,的确手感不错,但若要说外观,且并非有着怎样的讲究,
但制香,本就是一种追求美与意境的过程,不然怎能有不同造型的模具。
这一套便是关于香道的器具,虽说这其中的器具可能未能涵盖所有制香的用具,
但也已是足够,加之这精巧的外形,用传统大漆与铜相配,
你说这是一种关于复古的风韵,便是没错,
我们借传统大漆献以传统香道,手握旧时风华,今作千古香蕴,
便是制香之人心尖珍惜的宝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4153909/f970da2f92b86647.jpg)
如此,制香焚香才可感二者合一,才便得道。
在与香的互动之中,尚自然,崇幽曲,悟万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4153909/e8258301642457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