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闹看《红楼》:龄官与贾蔷,贾宝玉的爱情导师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15c8293b22dd3cee.jpg)
文 |猪小闹
《红楼梦》的前半部分里,贾宝玉的滥情指数可见一斑。
他因喜欢跟丫头们调笑,丫头们也习惯跟他没大没小,惹的金钏儿被王夫人责罚,最终羞愤跳井而死。又因为姐姐妹妹的见一个喜欢一个,害的林妹妹流了多少眼泪。
直至后来他见证了到龄官和贾蔷的爱情,才忽然明白“人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眼泪,各人只能得各人应得的那一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道理。
在三十回里,那一次,宝玉跟黛玉吵架和好,后因把宝钗比作杨贵妃,又惹的宝钗不高兴,他自感没趣,就不敢再去招惹姐妹们。
在母亲王夫人处看到丫头金钏儿,他又去撩拔她,跟她拉拉扯扯,说什么要跟太太说要了她来,金钏儿回说“金簪子掉到井里,是你的便是你的。”可巧王夫人这时候刚好醒来,发现了他正与金钏儿不三不四,惹的王夫人心头火起,劈刀盖脸一巴掌打在金钏儿脸上,骂金钏“下作的小娼妇,好好的爷们儿被你教坏了”,又把玉钏儿叫来,说“喊你妈来,把你姐姐领回去”的话。那宝玉见金钏儿挨打被罚,吓的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宝玉儿闯过祸后,逃到大观园里,在蔷薇架下看到一个女孩。
只见那女孩儿蹲在地上,用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上抠土。宝玉原是心想:是不是哪个小丫头东施效颦,学林妹妹葬花呢。
却见那女孩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用簪子写着一个蔷薇的“蔷”字,写了一个又一个,似痴了一般,一直写了上千字。
宝玉见这女孩神色如此痴缠,不觉得自己也痴了起来,心说:这女孩定有什么说不出口的大心事,外面已经这样凄伤,内里还不知煎熬到什么样,可恨我不能分些儿过来。
两人蔷薇墙内外一伤一痴,却忽然天空里下起雨来,那女子倾刻间纱衣尽湿,哀伤的脸上雨水尽滴,宝玉这才惊醒过来,呼喊她赶紧躲雨。
这是宝玉私底下见到小旦龄官的第一次,上次是姐姐元春省亲,龄官是在戏里上了妆的,所以宝玉并不识得她是谁。
在三十六回里,宝玉闲的无聊,又想起梨香院里唱戏的旦角们,因听闻小旦龄官唱的最好,便点明龄官给他唱戏。一见龄官,方知道是上次看到画“蔷”的女孩。宝玉本以为凭着自己多情俊朗的公子魅力,定能让她给自己唱出戏。却哪里知道,龄官正眼没瞧的直接拒绝了他,并说“前儿娘娘想听戏,我都没唱呢”。言下之意,娘娘让我唱都没给唱,你算老几啊?
一向受人追捧的多情公子贾宝玉,第一次在女孩子面前吃瘪,讪讪的好没意思,却又听到其它的小旦说,待会儿蔷二爷来了,她定是愿意唱的。
宝玉一听,正觉得纳闷,见贾蔷果然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只一两八钱买回来的金丝雀。
那贾蔷拿着鸟儿耍着宝逗龄官开心,别的女孩都叫着好玩,那龄官却只冷笑两声,独自伤心要去睡了。贾蔷见龄官不开心,便赔着小心问她这鸟好不好玩,买这个原就是怕你闷着了,来逗你开心的。
龄官哭诉说:你们家好好的把人弄来,关在这牢笼里学这个劳什子不算,这会儿又弄只雀来,偏也要它来干这个。你分明是弄它来嘲弄我们,还问我好不好。
贾蔷一见龄官这样说,慌起神来,连忙的把一两八钱买的雀儿放了,小心翼翼的给那龄官陪尽了不是。
旁观者宝玉这才明白,原来那日看到龄官画“蔷”竟是有这样的深意,公子哥贾蔷跟小旦龄官深深相爱,却因为地位悬殊,两人都非常痛苦。
贾蔷原是宁国府的正派玄孙,身份本是比贾珍贾蔷贾宝玉更尊贵,可因为自小父母双亡,便在贾珍的抚养之下生活着。
贾蔷没有父母依靠,打小跟着贾珍贾蓉厮混,也沾染不少公子哥的坏毛病,遛鸡逗狗、花柳街巷的胡闹。可这样的贾蔷偏偏就对小旦龄官产生了真感情,折下了高贵公子的身子。
当然,龄官也是真心实意的爱他,上次的画“蔷”便足以证明。
只是在那个年代里,戏子的身份是最卑微低贱的身份,比丫头还不如,贾蔷对她有意,却不太可能娶她为正妻,而龄官心高气傲不亚于林黛玉,又对贾蔷的爱意浓痴,才让她处处感怀身世,痛苦自己的出身卑贱,对爱人即爱又怨,耍尽小性子,如黛玉一般。
那日里,因龄官气恼伤心,贾蔷赶忙着哄女友,连宝玉何时出去都没有注意到。
宝玉见证贾蔷龄官两个人的爱恨痴缠后,这才忽然意识到,爱情,原来是这个模样。
他曾经以多情之身,恨不得爱尽全天下的女子,想得到她们所有人的眼泪埋葬自己,原来并不正确。
他意识到自己“管窥蠡测”的一面,真正的爱情不是博爱,每个人的情缘,各有天定,人人都只能得到自己应得的那一份。
贾宝玉本就是多情之人,要他不多情不泛情其实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龄官与贾蔷却是他爱情课程里的第一位导师,让他明白了爱情是排他性的这个道理。
之后的岁月里,多情公子宝玉虽然依然多情,却渐渐懂得自己的情感倾向,大观园里的姐姐妹妹,莺莺燕燕虽多不胜数,他最终爱的还是黛玉一人。
九十一回,高鹗的续书,宝玉对黛玉说出,“任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不算妄言,至少他已经完完全全知道自己的爱情是属于林黛玉的。
古往今来,真正的爱情不可能会有享齐人之福这一说,爱情里的独立性、占有性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黛玉之死,是因为她终究失去了爱人,她耗尽毕生心血,却换不来世俗认可的爱情。
而小说里一晃而过,宝玉的爱情导师龄官与贾蔷,却不知他们的结局如何。
或许出身不同却能深情相爱的他们,终会有奇迹发生,在那个不能自由相恋的年代里,拥有一份完美的爱情。
可,除了曹公,谁又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