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社简友广场

因生命的消失引发的小思考

2020-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十三的日子们

清晨我被家人的讲话声吵醒,打开房门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顺着家人的指引我把头伸出客厅窗外,看向楼下,一个五六十岁的女人躺在地上,满脸是血。

我又从卧室窗户探下头去,一个相同年纪的男人也躺在地上。

听邻居说,是两口子吵架,男人一冲动就拿刀伤了女人,随后跳楼。

怎么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呢?疑惑、害怕、惋惜。

年过半百的两个人,到底是为什么会走向这一步?

幸福的人有着相同的幸福,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我的家人惊恐又好奇地和街坊邻居讨论这件事,并加以合理或不合理的揣测,判断到底是谁的过错。

但我并不在意这些,男人和女人,一个失去生命,一个生死未卜。我为男人感到惋惜,又为女人的未来感到担忧。

我甚至在想,如果我是那个女人,我会愿意死去,还是死里逃生?

如果我活下来,是否要面对街坊邻居的议论和“关心”?

我是否会对男人的离去心怀愧疚,觉得如果我没有和她吵架,就不会发生接下来的事?

其实如果我真的是那个女人,我会选择放弃挣扎。两口子一起生活了20多年,苦的累的也都一起挺过来,五六十岁的年纪也算是经历过沧桑岁月,那干脆就随丈夫一起,无儿无女,也算此生无牵挂。

可谁知道呢,每个人对于生命都有选择的权利,也都有独特的定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