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出轨后求原谅,妻子张兆和选择分居,临终前已忘了他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是文学大师沈从文写给自己妻子张兆和的文字,是美到极致的情话,感动了很多人。但是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婚姻却是一地鸡毛,让人唏嘘不已......
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很多人眼中是不怎么般配的一对。沈从文是一个来自湘西乡下的农村娃,而张兆和是一个来自合肥名门的千金。不过在沈从文这个十三号瘌蛤蟆的执着追求下,两人组建了家庭。
两个人的成长环境相差很大,很多生活习惯,爱好也完全不一样。两个人的婚后生活并不怎么幸福。民国时期很多文人都是多情浪漫的,沈从文也和崇拜自己的女粉丝高青子有了婚外恋。
高青子的崇拜让沈从文很有成就感,但是他内心里深爱的应该还是张兆和,所以在迷失几年之后他还是选择回家。沈从文向张兆和坦白了自己的婚外恋,希望得到原谅。
张兆和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当初拼命追求自己的瘌蛤蟆也会出轨,她不愿意原谅沈从文。两个人之后长期分居,感情也越来越冷淡。沈从文带着遗憾离世,临终前还对张兆和说了对不起。
2003年2月16日,张兆和病逝。
在她临终前,有人拿出沈从文的照片给她看,她淡淡地说了一句:“有点熟悉,但记不起来”。
沈从文:癞蛤蟆第十三号。
1929年,徐志摩推荐才子沈从文去中国公学任教。校长胡适爱惜人才,大胆接纳了这个只有小学文凭的腼腆后生。
沈从文没有文凭,但是很有文学造诣。沈从文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他也做了很多准备。但是站在讲台上,看着教室挤满了学生,在文坛上已初露头角的他还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沈从文思忖良久,才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等我十分钟。”
在沈从文第一堂课的听众中,就有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张兆和。
张兆和来自合肥,是富商张吉友的三女儿。张吉友拥有万顷良田很有钱,和很多热会名流都是朋友,更是培养了四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的女儿。
叶圣陶曾经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在中国公学求学时候的张兆和活泼可爱,身边有不少追求者,沈从文对她也是一见钟情。
沈从文和初恋马泽蕙的故事。
很多人说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初恋,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沈从文曾经投奔在湘西芷江做警察所所长的舅舅黄巨川,做了一名办事员。在这里,他喜欢上了一个白白净净的女孩马泽蕙。马泽蕙很漂亮,很有文化,也很喜欢沈从文。
两个人牵手走遍了芷江的大街小巷,沈从文如痴如醉地给这个马小姐也写了很多情话。但是这个马小姐的哥哥是一个赌鬼,骗了沈从文很多钱。在战火中,沈从文和马小姐有了误会就分开了。
沈从文北上,一步步成了大文学家。
马小姐曾经也想北上求学,主要是想和沈从文解释清楚。但是她在路上她被土匪绑架了还被迫嫁给了土匪。沈从文听说此事后在墙上写了一行字: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
马小姐从土匪窝里逃出来时已是万念俱灰,而沈从文边上又有了张兆和。
绝望的马泽蕙在湘西沅溪的一个小教堂里做了修女。
接着说沈从文和张兆和的故事。
1933年,沈从文和张兆和喜结良缘。
沈从文看上了张兆和后,不敢当面表白,但是给她写了一封又一封文字优美的情书。
张兆和身边有很多追求者,她把自己的追求者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二姐张允和曾经取笑说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
只是这个癞蛤蟆十三号是一个老师,张兆和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张兆和跑去向校长胡适告状,胡适再一次偏袒了沈从文,他认为沈从文很有才,情书写得好。
胡适劝张兆和接受沈从文:“我知道沈从文很顽固地爱你!”
张兆和气恼地说了一句:“我顽固地不爱他!”
胡适不想沈从文剃头挑子一头热,就劝他放弃张兆和:“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你千万要坚强,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此人太年轻,生活经验太少……故能拒人自喜。”
不得不佩服胡适的眼光,张兆和其实还真的不怎么了解沈从文,更谈不上欣赏他了。
但是沈从文依旧固执地爱着张兆和,还是狂热地追求她,几乎每天一封情书。
1932年夏天,张兆和大学毕业回到了苏州的老家。沈从文又带着礼物去了张家拜访。
张吉友和教育界名流蔡元培是朋友,一直很欣赏文人,对沈从文的印象很好。
沈从文离开苏家时,很有信心地叮嘱张兆和,要是家人同意两人的婚事,要早点告诉他,自己这个乡下人就可以喝杯甜酒了。
过了没多久,张兆和给他发了电报:“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可以说,张兆和是在沈从文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下,是在张家人的推波助澜下,接受了沈从文。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
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婚姻并不幸福。
张兆和是沈从文辛辛苦苦追到手的。
按理说,两个人的婚姻应该很幸福,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如此。
沈从文是狂热地爱着张兆和,而张兆和的心中更多的却是感动,是被动地接受了婚姻。
结婚了,在柴米油盐中,两个人有了分歧甚至争吵。
其实,两个人从一开始就不怎么般配。
沈从文出身湖南乡下,张兆和出身于合肥名门。两个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都不同。沈从文最大的爱好就是写作,而张兆和虽然也有才,但是对文字并不感兴趣,她喜欢的是听昆曲。
沈从文经济条件并不好,却经常干一些仗义疏财的事。而张兆和不愿意求助娘家,只得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对沈从文也有了很多抱怨,说他是一个穷人在“打肿脸充胖子”。
北京沦陷后,沈从文南下,但是张兆和却选择留在北京,两个人在信中有了争吵。
沈从文多年来给张兆和写了很多信。
这个时候他也有了抱怨,写信质问妻子:“你到底是爱我给你写的信,还是爱我这个人?”
沈从文和高青子的婚外情。
沈从文在心灰意冷中,遇见了自己的狂热粉丝高青子,觉得很有成就感和就她有了婚外情。
1934年的一天,沈从文去拜访同样来自凤凰的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遇见了熊家的家庭教师——高青子。第一次见面,沈从文就被高青子的扮相惊呆了:她穿一件绿地小黄花绸子夹衫,脚下是浅粉色鞋子。在晚春,整个人轻盈得如天女下凡。
这正是沈从文的小说《第四》中女主角的扮相。
高青子其实是沈从文的狂热粉丝,知道沈从文要来,特意按照他小说中的人物打扮的。
沈从文对高青子的印象非常好,而高青子同样喜欢文学,两个人志同道合,有着说不完的话。
高青子欣赏沈从文,沈从文对她的文学创作又有帮助。正是在沈从文的辅导下,高青子才出版了小说集《虹霓集》,就更迷恋沈从文了。
在张兆和那里,沈从文一直是付出,而张兆和是不冷不热接受着。但是高青子是沈从文的狂热粉丝,她的低姿态让沈从文很有成就感,男人的自尊心也得到了满足。
两个人越走越近,有了婚外情。
不过,在沈从文的心中,真正喜欢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张兆和吧。
所以,沈从文最后还是选择向妻子坦白,希望得到原谅,自己要回归家庭。
张兆和不愿意原谅沈从文。
对于沈从文和高青子的事情,张兆和其实也早有耳闻,但是她认为是风言风语不可信。
当沈从文亲自向她坦白时,她惊呆了,她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当初狂热追求自己的人也会出轨。
沈从文的出轨无疑给了张兆和沉重的打击,一辈子都没法释怀。
张兆和的自尊心很受伤,也无法原谅沈从文。
两个人虽然没有离婚,但是再也没有当初的琴瑟和鸣了,取而代之的是漫长的冷战和分居生涯。
两个人后来都住在北京,但是却住在两处。沈从文每天吃了饭便走,和儿女,妻子都无话可说。
1948年,沈从文被认为是反动文人,遭到了文化界的猛烈批判。
沈从文两次自杀不成,精神崩溃了,但是张兆和都不愿意去看他。
沈从文虽然在婚姻生活中有过意乱情迷的时候,但是他的心中最挂念的还是张兆和。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里面的女主人公翠翠,皮肤黝黑,相貌清秀,原型是他的妻子。
1969年,沈从文作为反动文人要被下放改造的前夕,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去看沈从文。
沈从文的房子里乱糟糟的。
在张允和要离开的时候,这个快七十岁的老子拿出来一封信流泪了:"二姐,你看!这是三姐(张兆和)给我的第一封信。"
沈从文一生中给张兆和写过很多信,张兆和的回信没有几封,每封信都被沈从文视为珍宝。
沈从文和张兆和合葬。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病逝。
沈从文没有责怪过妻子长期的冷漠,在他去世前,还给张兆和说了三个字“对不起”。
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整理了他的遗稿,那是她第一次走进沈从文的心灵世界,她坦诚自己从未理解过沈从文: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张兆和)
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张兆和对沈从文是感动还是爱情?
但是多年之后,在她临终的时候,有人拿来了沈从文的照片,她摇了摇头,淡淡地说了一句:“有点熟悉,但记不起来”。
沈从文对家乡凤凰的感情一直很深。
沈从文去世后,骨灰也被运回凤凰,一半撒于沱江,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下。墓地很简陋,没有坟冢,只树有一块6吨多重的天然五彩石,大画家黄永玉给自己的表叔在石碑上写了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墓地清幽静谧,不过经常有膜拜的人去墓地献花,献烟。
张兆和去世后,骨灰也被运回"听涛"山下和沈从文合葬。
两个人这一生,有过幸福,有过争吵,但是终于还是合葬在一起,继续生活了。
湘西小木鱼.2021.2.25
愿和你在历史长河中,寻找至纯的爱恋。
更多的民国爱恋故事在民国女人传
更多的古代爱恋故事在古代女人传
更多的散文杂文随笔在尘世随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