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习俗

2023-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龙_隆

正月初五,是农历新年的第五天,为牛日(传说女娲先后用七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人,第五天对应着牛,所以大年初五又叫牛日),也是财神圣日,年俗多多。

正月初五,又称破五节。因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了此日,皆可破之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燕京岁时记》)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迎财神,当然还有送穷,开市贸易等。

首先,迎财神。

这一习俗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说与蔡京有关。宋朝蔡京富有,中国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生于正月初五,所以中国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拜。

另一说,正月初五接财神财帛星君习俗的起源,与唐代玄宗时期,长安首富王元宝有关。(王元宝,唐朝开元间人,富可敌国。)

传说王元宝发迹之后,吃水不忘打井人,念念不忘财神爷。家里供奉的是财神爷,商号里祭拜的是财神爷。他还在长安捐善款,建造了财帛星君庙,聘请有名的道士主持,四时供奉,香火旺盛。每年正月初五商号开张这天,他都要早起,亲自到财帛星君庙上第一柱香。于是人们纷纷效仿,也都在正月初五清晨到财帛星君庙上香,有时甚至连唐玄宗皇帝都到星君庙上香。祭拜之后,他还要出巨资,请财神爷到长安大街小巷巡游。巡游路上,财神爷由招财童子和利市仙官护卫,而且还要给路人分发彩头或利是,吸引百姓踊跃尾随、争抢。沿街商铺则摆上贡品,点上高香,迎接财神爷进门。财神爷路过家门时,商家要燃放鞭炮,三拜九叩,为财神爷献上随喜钱。大的商号还要请财神爷驻足,为财神爷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放鞭鸣炮,迎请财神爷降临,同时邀请民间剧团为财神爷唱戏。

当时的长安,每到正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迎神。各个店铺闻鸡鸣即起,开始接神,放鞭鸣炮,在招幌上挂红布,庆祝开市大吉,共喝财神酒。长此以往,这种风俗传播到全国各地,便形成了正月初五拜财神和财神爷巡游民间送福送财的习俗。

在中国民间文化中,财神并非一位。既有五显财神或五路财神。传说有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亦有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其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就由此而来。财帛星君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称为福、禄、寿、喜、财。

而商家也有专门供奉的财神,分文财神、武财神和君财神。文财神是比干,武财神是赵公明和红脸关羽,君财神是柴王爷。供奉武财神赵公明,则是期待自己在商业竞争中,以“宜利和合”而取胜;供奉关公,是因为关羽以“义”著称,所以商家取其“以义为利”,即以“义”达到赢“利”的目的。还有的商家干脆将文武君三位财神,一起供奉。

其次,送穷。

正月初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

因为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只能在屋里扫扫地,垃圾先堆放于屋里的墙角。特别大年初一,绝不能动扫帚,传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则要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再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此意为: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

第三,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自大年初一起关门,直至正月初五开市。因为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第四,吃饺子。

在大年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由于在包饺子的时候,都要捏每一个饺子的边,这个类比于小人的嘴,所以也就相当于捏小人的嘴,俗语称,这样可以避免那些闲话传言。

当然,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每个地界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都有各自独特的正月初五习惯,不可一概而论,只是中心思想——辞旧迎新之际,祝愿生活美满幸福,未来充满希望,应该大差不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