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去伪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鹭江渔夫

被修改的道德经会不会成为专权者的一种治国手段呢?”

题主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鄙人不才,目前只学到了第四十一章(按通行本的顺序),不过所有章节都是根据多本古文字典逐字逐句自行翻译的。在这过程中确实受益匪浅,勉强回答一下。

马王堆版老子《道德经》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自译:上等品行没有标准,因此有德;下等品行不违背标准,因此无德。

通行版老子《道德经》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么一对比问题就来了:通行本为什么要把第四十五章改成第一章呢?因为统治者害怕道德经。“上等品行没有标准,因此有德;下等品行不违背标准,因此无德”,要是百姓都信了这句话那统治者设立推行的礼法纲纪还有什么约束力?但是道德经和老子的名气都很大,统治者没办法完全禁掉,毕竟人对于越得不到的东西好奇心越强。于是统治者想出了一个简单却行之有效的办法:设立阅读门槛,将道德经第一章换成了不下一番功夫就难以理解的“玄之又玄”。即使到了今天人们提起道德经脱口而出的还是那句“道可道”,不得不说他们成功了。千万不要小瞧这个“第一”的影响力,世界上影响力最广的事物大都具有这个特征:在时间上最早。

当然就凭这么一句话也不可能让统治者如此畏惧道德经,那么道德经究竟讲了什么?我的结论是八个字:了解世界,解放自我。越了解道德经越能产生一种奇特的感受:老子好像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道德经中很少出现的“我”、“吾”等词,有也是为了举例说明,换成“他”、“其”也没什么问题。这就是老子的伟大之处,我认为老子是人类历史上最接近“神”的人。在学习道德经之后我确定了一件事:如果真的有神,那他一定没有“自我”这个意识。“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这个“损”指的就是损失自我意识。“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句才是让统治者胆寒的:一个人要做一件事除了客观世界的阻碍外最大的障碍就是自我意识,包括情感,性格等,如果一个人真的能没有“自我”这个意识,那么毫无疑问他可以成为任何人,他做任何事都可以将效率发挥到最高,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你说这种人多了统治者怕不怕?

说得有点远了,最后浅谈一下通行本《道德经》的危害。一个“大器晚成”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生生把一本治世修身之书变成了一碗毒鸡汤。那些“大器晚成”的人除了运气不好的以外都是“成功遂事,我自然”,说到底其实是水到渠成,人家之所以能成“大器”那是因为本来就有“大器”的资质,努力也是一种天赋。“大器免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