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之:听听南河炮响了!
小时候的我们都特喜欢哭,大人哄小孩子方式也特别,伴随着哭声,会拍着我们背,嘴里叨叨着说:哥娘儿,哥娘儿,后哭了,听听南河炮响了!(哥娘儿就是娃娃的意思)所以打记事起就对南河充满了向往,到底什么样儿?炮是咋响的?
南河每年的三月初八,有个庙会。九二年左右,我也就是七八岁光景,我的妈妈带着我和姐姐要去南河赶集会,把我给高兴的嗨了去了!原来那时的快乐是那么的简单!
也就十来里路,我们仨步行了没多长时间就到了。南河映入眼帘,东西走向,河岸挺宽,也很深,估计干旱的原因,水几乎没有,人山人海,大人小孩穿梭于两岸之间,忙忙碌碌,一片热闹景象。只是缺少水的滋润,河床中的沙石显的有点尴尬!
既然是庙会,当然得有庙了。向人多的地方望去,烟雾缭绕,两间庙宇坐落在北岸,屋顶插着旗帜,庙虽不大,但还是能感受到人们虔诚的心灵!人头攒动,烧香磕头者多为妇女和老妪,边磕头边嘴里小声叨念着,大多祈祷风调雨顺,庄稼地里好收成,家里平平安安,这也是九十年代农村小老百姓最想得到的,这就够了,很幸福!
沿河两岸,也是热闹非凡,都是些做生意的小商贩,所售之物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时候激动的我显出了我的英雄本色,在母亲的大声呵斥下,我迅速灵活的穿梭于人群之中,搜索着我喜欢的玩具卖家。玩具枪、电池车、孙悟空面具、贴画儿、各种颜色的塑料包装汽水等等,别说买了,就是让我不停的看看,都高兴毁了,用现在的话说: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大人们此时会尽力看护孩子的同时,赶属于他们的集。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用的,这就是我们农村最大的集会,老汉们买把镢头捎把锄,妇女们扯个花布买困绳,熙熙攘攘,场面十分壮观!
不知不觉临近中午,玩耍疯了的我也被母亲从拥挤人群中揪了出来,满脸通红,满头大汗,母亲呵斥几句我也没听到是什么,还是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之中,最后一句硬是听见了:走,吃点东西!拉着我就走。这时候,我的肚里咕咕响了两声!
那时赶集不像现在交通便利,交通工具方便,一溜烟儿就回家了。那时一般从家里带个吃食,或者条件稍微好的就在集会上买点吃的,最常见的是凉皮、油条、临淇水煎包,但大多数也就买点油条,要人家一碗水将就着吃点,凑合着赶完集会,回去再说,哪儿那么多讲究。因为当时的他们知道,钱都是一分一分省出来的!
母亲拉着我姐弟俩七拐八拐,来到一大土灶旁,上面架了口锅,下面烧的煤,还有一台风葫芦(风机)在旁边呼呼作响的吹,火星四射,卖饭的?这在当时当地可没见过:赶集架锅卖饭。母亲不由分说,把我俩往仅有的两张桌子旁一坐,问人家“啥吃的?”,答“速冻水饺”,稍有迟疑“咋卖”,“论袋,一袋一块五”我母亲说:“来一袋”!话音刚落,那人走到土灶对面,还放有一冰柜,熟练打开,取出一袋子,里面白白的,圆圆的,口一拉,顺势倒入烧开的大锅中,我此时也是疑惑这“速冻水饺”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大概过了个三五分钟,那人端一碗往桌子一放,我睁大眼睛透过白烟热气急切搜索这是什么东西,顿时我乐了:这是扁食吧,哈哈哈!只不过它是装在袋子里,放在冰柜里。妈妈说:吃吧!我和姐姐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吃了起来,嘿!这味道不一样啊,怎么这么香,我俩对视了一下,姐姐眼里也充满兴奋,后面的几个“速冻水饺”,在我俩几经疯狂的抢夺下,下了肚!
饱了吗?母亲在旁边问,我俩同时使劲摇头。“再来一袋”,我俩眉飞色舞了。 碗再次端来时,我们才发现母亲就没动筷子,一个也没吃啊,姐姐说:妈,快吃吧!母亲说:“我吃过,现在也不饥,口渴,诶!来碗面汤”,我一听,妈妈不饿,还等啥,吃吧!哈哈哈!我美滋滋的打了个嗝儿,饱了,看见妈妈大大方方的掏出三张,揉皱了的东方红女拖拉机手的一元钱,给了那师傅。我心里暗自窃喜:真值!
时过多年,还一直在回味“速冻水饺”的味道,念念不忘,这段美好记忆在脑子里停留了好长好长时间。直到有一次,姐姐偶然间告诉我,妈妈那次不是不饿,她是怕我俩吃不饱,所以才没吃,说口渴!因为就剩下那几块钱了!
又过了多年,工作在外,街上的饺子馆越来越多,超市冰柜里各个厂家的饺子充斥的满满当当,中间也吃了几次,不知怎么的,味道淡了,怎么也找不到当时的感觉了!
后来又因为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等问题干脆放弃在外面吃饺子了…
时间飞逝,戴孙悟空面具耍玩具枪的我已近中年,母亲也两鬓斑白 ,想起儿时南河的“速冻水饺”,泪水会在眼眶里不停打转,思索万千!
只要一回家,妈妈总是会给我捏扁食,她知道我喜欢!
现在我忘记南河的炮到底响没有,但我一直记着南河的那事、那物、那人!
201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