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干活的比不过写PPT的?这份地表最强PPT告诉你什么叫工作能
在职场中,评价一个人的工作往往是看他够不够努力,这是很多企业的一个标准,但实际上这是不科学,而且不客观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狂人”想要把人类送上火星的故事,从中我们来看一下,究竟什么才是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标准。
有着“硅谷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是一位野心勃勃并且敢于冒险的商业大亨,他的很多行为都让人看不懂,除了创建特斯拉汽车公司之外,他做的最“异想天开”的一件事,当属那个疯狂的“火星移民”计划。
这个计划有多疯狂呢?埃隆·马斯克的目标是用火箭、宇宙飞船等设备,每次携带200位“殖民者”登上火星,整个太空旅行的时间大约在80天前后,最终通过20—50次的运输,能够在火星上建立起完全供人类自给自足的城市基地,在未来的40—100年里,争取把100万人送上火星生存繁衍。
可能宏伟、宏大这样的词汇都不足以形容埃隆·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至少我在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想到一个最贴切的词就是“扯淡”,人类的洲际移民都很难,何况火星乎?
但埃隆·马斯克可没空搭理我的想法,这个号称“把世界甩在身后的男人”立马就投入了进去,甩开膀子开始干。
去年,这位“狂人”写了一份如何把人类送上火星的PPT,结果引起一片惊呼,原来,把人类送上火星真的有可能,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PPT,理解一下埃隆·马斯克的整个思考过程。
埃隆·马斯克的PPT图片
首先,想把人类送上火星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答案不是科技,而是钱。当然了,这不是埃隆·马斯克需要的多少钱,他老人家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目前的成本来看,一个人要想去一趟火星,总共要花费100亿美金,这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他希望达到的标准是,能够把100亿美金变成在北京买一个厕所的钱,大概是2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120万左右,这样,民众的移民欲望就会上升,谁不想在有生之年登上一次火星呢?降低了这个“出行成本”,就能够聚集起足够的资本,完成移民大计。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思考,埃隆·马斯克把一个科技和国家都很难解决的问题,转变为了企业问题和资本问题,而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这样的问题就变得可操作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把成本从100亿美金降到20亿美金了。
埃隆·马斯克给出了四个方向:
1.火箭的使用成本及其昂贵,每发射一次,就要消耗巨额的财力,而且使用完之后基本就变成废品了,如果能实现火箭的回收再利用,就能有效降低这个成本。
在2015年,埃隆·马斯克成立的SpaceX公司已经完成了这一目标,相信很多人都在报道中看到过。
2.飞船如果直接载满整个太空航行所需要的燃料再发射,火箭就会变得无比沉重,发射成本又将很高昂。对此,埃隆·马斯克给出的方案是在太空轨道上对飞船进行补给。
不过我对这个火箭原理并不是很了解,在此大概引述一下原意:先用火箭推进器把飞船送到太空轨道,这时候不用装那么多燃料,只要足够把火箭送上太空就行。然后推进器迅速返回发射台,装上燃料箱,再飞到轨道,把燃料补给飞船。完成这一过程之后,推进器返回地球,而飞船则前往火星。
总之,采用这种方式,前往火星的成本能够减少500倍。
埃隆·马斯克的PPT图片
3.在火星上制造燃料,这样飞船返回地球时,返程的燃料就不用从地球携带了,仍然是解决燃料的负重问题。
4.埃隆·马斯克通过燃料的对比试验发现,与煤油和氢氧气相比,甲烷是最高的选择,理由是甲烷在火星上更容易制造。
于是,一个资本难题转而被拆解成了一些列的技术问题,而且埃隆·马斯克的这份PPT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变量没有提及——那就是未来十几年的科技发展,如今看起来很棘手的问题,没准过两年就不算问题了。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这个“火星移民”计划开始有点靠谱了呢?经过这一轮拆解和分析,一个看上去匪夷所思的项目竟然可以落地执行了。
埃隆·马斯克的PPT图片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实际是想和大家说:工作能力并不等同于努力,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标准,是看这个人有没有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可执行的小任务的能力。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我的老板突然对我说:“小凡,这个月公司的公众号,要涨粉两万人”,乍一听,我的老天,公司连一分钱的费用都不拨给我,就靠我自己快没头发的脑袋,去哪里捞这两万个人啊!
可是转而一想,这件事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完成,公司每天的日常涨粉大概有120人,一个月下来,这就是3600人;
做一次线上活动,大概能吸引1200人,一个月做4次这样的活动,这就是4800人;
我们公司有电商平台的入口,通过电商平台的引流,保守估计能吸引2000人;
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一个月做四次线下的活动,每次活动吸引500人,这就又是2000人;
老板看我这么努力,我申请点资金做做推广总可以吧,好好优化一下推广内容,一个月下来没准能吸引3000人,剩下4000人,说句难听的,我自掏腰包买僵尸粉都成,绩效考核的钱肯定要比我自己掏的钱多,对吧?但不要误会,我并不鼓励花钱买粉丝这样的行为,这种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不是看他有多高的学历,也不是有多么多么努力,毕竟在老板看来,你很努力,但不能完成工作任务,这是没办法给企业创造价值的,真正要看的,就是这个人能否把自己所面对的困难,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
不仅如此,在职场中,我们更应该学会用拆解思维去面对问题,什么是工作能力强?就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第一反应从不是先站在问题的对立面,心怀畏难抱怨的情绪,不是气的直跺脚,一味的骂老板不是人,而是要先分析问题,找到切入点,然后一步一步的把一个大难题,拆解成无数的小难题,然后制定可执行的方案,立马行动起来,逐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