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创作者联盟成长励志想法

垃圾分类导致社会总成本增加,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垃圾分类呢?

2019-06-24  本文已影响42人  满园嘉卉

近日,上海市民学习垃圾分类的事情上了新闻热搜。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实施,上海正式迎来全民垃圾分类,留给上海人民的时间不多了!到时候不按规定混投垃圾,先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个人最高罚款200元,单位最高罚50000元。

不过,上海人对于垃圾分类挺认真挺执着的。学校、企业、政府都在学习垃圾分类。据说,现在上海人每天都要经受老阿姨的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侬zi撒喇希?)”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大概垃圾分类就属于这一类事物,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先将垃圾分分类再倾倒,就能大幅度降低垃圾回收的成本,也能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率。如果扔的时候不分好类,混在一起了,就更难分类了,对吧。

知名经济学家薛兆丰,曾在他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中谈过垃圾分类这个话题。他从成本的角度出发探讨,垃圾分类这个环节,是交给每一个个人来做,还是放到工厂最后的环节里面统一处理,哪种做法的成本更低。

薛老师指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是有成本的,那就是每个人必须要学习。在日本,垃圾分为七八类甚至十几类,而且一件垃圾的不同部位属于不同的分类,你必须把它拆分开来,这也是需要成本的。

上海将生活垃圾分为4类: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可回收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书本、报纸、衣服、玻璃瓶、塑料瓶、易拉罐等。

干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纸尿裤、湿纸巾、烟蒂等。

那么考考你,过期化妆品属于干垃圾还是有害垃圾?塑料袋属于干垃圾还是可回收垃圾?奶茶又属于什么垃圾?那油漆桶、杀虫剂又属于什么垃圾呢?瓜皮果核、花卉绿植呢?废旧衣物呢?

学习正确的垃圾分类,真不简单。

还有,垃圾分类之后,你就得分开运送。很多人也在担忧,我们老百姓辛辛苦苦地分类好了,你垃圾车一来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垃圾都往车里送,那我们的分类不就白费了吗?不过这应该不用担心,新闻上已经说了会指定不同类型的垃圾车运送垃圾。但是分开运送的成本会高许多。

日本很多社区的做法是,一三五扔哪种垃圾,二四六又扔哪种垃圾。不过,这样做会耗费居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日本人挥之不去的阴影就是,今天该扔什么垃圾。在日本,如果垃圾不分类,乱扔垃圾,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轻则被批评、指责;重则垃圾会被拒绝收走,退回,甚至加收垃圾处理费,总之麻烦一大堆。许多看日本动漫的朋友,肯定会注意到这一细节。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垃圾处理厂相不相信老百姓的垃圾分类,万一有老百姓分错了怎么办,那他们还要不要重新统一分类?据日本专业垃圾处理人士坦言,垃圾分类并没有让分类效率变高。日本东京有一家规模很大的垃圾回收企业,叫白井株式会社,他们的社长叫白井徹。白井徹站在行业角度说:垃圾分类太详细,不但没有降低企业成本,反而提高了成本。也就是说,人们辛辛苦苦把垃圾分好类,其实是在帮倒忙。

为什么?那是因为,垃圾回收主要分两大块流程——运输和分拣。垃圾分类确实降低了分拣成本,但是提高了运输成本。回收过程中的运输成本,要占70%左右。垃圾分类太仔细,企业就要增加垃圾桶、运输车辆、人力成本。一辆车过来,只能收走其中一类垃圾,其他类别只能等下一趟来收。这样一来,无形之中效率降低,成本却大大提高了。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垃圾分类,让老百姓增加时间和精力成本,让垃圾处理厂增加运输成本,那为什么还要垃圾分类呢?

一个直接的目的是,要通过垃圾分类的政策,减少垃圾的增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2018年,单就上海市每日生活垃圾清运量就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给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垃圾分类,就是一个信号,呼吁全社会要“断舍离”的生活方式,采取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避免奢靡之风,少制造点垃圾。毕竟,法规的惩罚力度还是比较严厉的。

因此,垃圾分类的长远的目的就是,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它相当于一个全民的教育过程,提醒国人不要乱扔垃圾,要爱护环境。可这样呼吁太过苍白无力,而且无从执行,反观垃圾分类丢弃,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而且,这项政策由政府大力推动,至于产生的成本增加可以由政府和居民通过税收来承担。虽然短期看社会总成本会增加,但长远来看,提升了国民的环保意识,保护了环境,还是利大于弊的。

好的,大家一起喊: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