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徙木立信行新法 改革开放意更坚
徙木立信的故事,中学课本里就学过,最近,翻读《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对这个历史故事再度回味,感觉意犹未尽,写点东西,一吐为快吧。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徙木立信,字面的意思就是:通过移动一根木头,来树立威信。整个故事也确实如此。
秦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卫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卫鞅)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
最近,看到一个新的“徙木立信”故事,对于我们生活工作中,立规矩、颁法度,是很有启发性的。话说,在浙江有个贺田村,当年脏乱差,人人都想逃离,村里偷盗、偷伐竹子成风。1993年,劳光荣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马上意识到:不立规矩,难成方圆!劳光荣与村委一班人研究决定从打击“偷竹行为”入手,拟定一个规矩:凡盗伐山林者,罚放映12场电影、给1200名村民每人分一斤馒头。
为了让全体村民知道这个规矩,更要让村民知道12场电影、1200斤馒头是个什么概念,劳光荣决定自己给村民“示范”一下。于是,他个人向信用社贷款5000元,租用了拖拉机,买回1200斤馒头,挨家挨户给村民去分发馒头,同时在村里连续放了12场电影。
随后还是有偷伐山林者,村里决定执行这条规矩。偷盗者也认了罚。后来又“分”了4次馒头,贺田村偷伐山林的事终于止住了。如今,山上重新披上了绿装。
我们知道,商鞅变法30年,给秦国由弱变强,甚至几百年后,力敌群雄,统一了中原大地;同时,商鞅变法给中国的影响深远,直到二三千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40年来,给我国社会、经济、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会上的讲话
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已经历时40年。40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进一步全面深化,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这个过程中,“立信”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没有“立信”,哪项改革措施都难以推行。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商鞅推行新法,先做的就是“立信”。“徙木立信”就是流传千古的故事,这也是历史史实。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信”,言而无信,什么都难以长远,什么都难以最终做成。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的法治体系越来越完备,有的法律已经进行过几轮的修订,这些修订完善都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总结工作实践,把好的做法补充到法治体系中。如果没有“信”,这些都是难以做到的。目前,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坚定,全国人民正豪迈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