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断舍离?
今天早晨5点钟,我自然醒之后,满脑子都是“尽快完成今天写作话题”的念头,便再也睡不着啦。
像往天一样,我起床后上厕所、刷手机,然后喝一杯温开水。
最后走进书房坐在电脑前,看看时间,谢天谢地才5:30分。
于是,正襟危坐开始写作。
今天的写作话题是:如何看待断舍离?
其实昨天晚上8点左右,我就开始为这个话题做准备了——我去“得到”听了毛昆仑解读的电子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本书的作者近藤麻理惠是日本非常著名的室内整理专家。
什么是断舍离?
近藤麻理惠在她这本全球畅销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中,告诉我们:所谓断舍离,不只是收拾东西、舍弃家中闲置物品的一种技巧,它更是通过物品与自己的对话,让自己生活的更幸福的一种生活方式。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已经下决心要把不用的东西丢进垃圾桶或者装垃圾袋拿出去扔了,但是扔出去之前,内心突然升起一份剪不断理还乱、非常纠结和不舍的心情:“要不还是别扔了,万一以后哪天又用得着呢,扔了不太好吧!”
对我而言,舍不得是导致很多东西囤积在家里的最主要的原因。
听了毛昆仑解读的电子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之后,我才知道,阻碍我进行断舍离的,是我对物品价值的错误理解,我高估了物品本身的实际价值。
在我看来,家里的每件物品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如果扔掉它们,我会觉得特别没有安全感。
但是《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认为,人生的种种烦恼都混杂在对物品的执着中,自己对物品的态度应该是:物品在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尽其用才有价值。
所以,你需要把你的关注点从扔掉的物品身上转移到留下的物品身上,因为决定物品的去留,重点是在于你决定哪些物品是要留下来的,因为这些物品是会继续陪伴着你的东西。
不过,扔东西不是让你把家里用不到的东西打包全扔了。
扔东西是一个要你对物品进行判断的过程,不加判断的乱扔是不符合近藤麻理惠的整理方法的。
近藤麻理惠倡导以物品是否让人怦然心动为考量依据进行一次性分类别的整理方法。
我也认为以物品是否让人怦然心动作为考量的依据,是一种美好而实用的方法,因为有些东西的确能为我们带来乐趣。
比如,最近每晚把思思哄睡后,我都在清理换季的衣服。
从箱子里或柜子中倒腾出一件又一件的衣服,心中所想的却是当初与这每一件衣服结缘时的场景。
我不喜欢用金钱来衡量我的这些件看似普普通通的衣服-它们,因为被我所接纳的缘故才有了生命的印迹,是我深爱着的宝贝。
就拿其中一条韩版中长款修身纱网镂空蕾丝裙(黑色)来说吧,它是我几年前在北京中路的地下商城里淘来的。
我不喜欢那些挂在橱窗里看上去很正式的衣服,我喜欢穿休闲一点的、下幅宽一些的衣服。
就在北京中路地下商城的某家小店里,我请店家把这条蕾丝裙取下来——当时它作为该店的招牌衣服被穿在模特身上——拿在手中细细看了看它那镂空花纹的精致做工,心里不知怎的就喜欢上了它,便赶紧上身试穿,衬着一双春秋鞋,竟然很配,于是付款后,我把它穿回家去了。
当我每次把这条蕾丝裙穿着上班时,都会受到同事们的“啧啧”称赞,心中很是得意,开心得不得了!
所以,我很爱这条裙子。
现在,我再次把这条裙子拿在手里,触摸着它,然后扪心自问:“它让我心动吗?”
回答是:“Yes!”
于是我就又把这条裙子留下来了。
物品是一面能够映照出真实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自己的内心。
其实,想真正的做到断舍离,很难。
但近藤麻理惠在书中给予了我们一些方法,比如说少买、学会取舍,购物时若非是你第一眼看上就怦然心动的,就要想这件东西适合你吗?
以前的我购物时,面对一样物品,我总是在想这东西是否便宜,而不是思考这东西适合我吗?
所以,尽管我买了一堆便宜的衣服,却越来越讨厌镜子中的自己、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是的,以前的我不够爱自己。
如今的我,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购买少而精的物品,因为我觉得自己值得拥有那些被自己精挑细选来的自己喜爱的东西。
是的,如今的我越来越爱自己、越来越温柔地对待自己了。
当我越来越温柔地对待自己、越来越爱自己时,我的自信竟然奇迹般地爆发了出来,比如我现在敢在公司登台表演节目了,这是以前的我想都不敢想的。
写到这里,这篇文章已接近尾声,我却发现自己有些不知道如何收尾。
对于断舍离,最为简洁的总结只有一句:勇敢地舍弃。
当我们舍弃掉对物品的执念,回归最本真最质朴的生活,我们就得到了放松,能够饱含热情、接纳自我,渐渐的,满足和精简的生活便会水到渠成。
当然,还是要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