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学习笔记(7-9周)
交易费用
"我从来就没有说过现实生活中的交易费用是零,相反,现实生活中的交易费用是很高的。这恰恰是我想劝我的经济学同行们要放弃、要离开的那个世界,不要活在那个以为交易费用是零,以为你只要有一个政策,人们就能够执行的社会里面。你永远要看到,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种种阻碍。我们得考虑、我们得关心、我们得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黑板上面的问题。"这是科斯给我们的忠告。
我们有时候要鼓励第三方,在确认资源最佳分配方案的情况下,在知道资源应该怎么使用才更好的情况下,在非常有把握的情况下,使用手上的强制力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而这就是所有的制度、风俗、习惯以至政府、法院存在的最根本理由,也就是对资源、责任、权利进行初始的界定。
哪个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说喝了酒就不能驾驶。想想看,“喝了酒就不能驾驶”这样的规则,对爱喝酒的司机来说是一种剥夺。因为他们会说,喝酒驾驶本身不是罪,撞了人才是罪,为什么不等他撞了人才罚他?为什么喝了酒开车,就开始罚他?那是因为我们知道,要避免交通意外,各方所要付出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路人所要付出的成本是极高的,他们要识别路上哪辆车是由喝醉了酒的司机来驾驶,这种成本高不可攀。倒过来,司机在喝酒以前,就知道自己要喝酒了,很可能就要喝醉了,所以先把钥匙交出去,先跟朋友商量,等他喝醉以后帮忙请个代驾。这样的成本是相对低的。所以,我们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就把避免意外的责任加到了司机身上,形成了禁止酒驾的法律。
——摘自《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联系到之前那个“火车喷出的火星烧着了路边堆放的亚麻”的例子,火车公司要避免这种意外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它不能时刻保证火车线路的沿途没有易燃物。但是种亚麻的农民要避免这种意外就相对容易得多,他只需要把亚麻堆放得远一些,远到足够避开火车喷出的火星就可以了。也许并没有法律规定火车线路的沿途不许堆放亚麻,但是显然,为了避免火星烧着亚麻,农民的责任是更大的,于是就会形成“把亚麻堆放在离火车远一些”这样的风俗习惯。
在社会中,谁避免意外的成本更小,谁的责任就更大。
需求定律(上)
我先来问你,你们家里有钻石,有矿泉水,是钻石给你带来的幸福大还是矿泉水给你带来的幸福大?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 ),他问道:“水对于人的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水的价格却非常低。钻石对人的生命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钻石却非常贵,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整个过程是这样的。水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当我们有钱的时候,我们花的第一个铜板用来买水,因为它是必需品;第二个铜板,也还是买水,因为我们太需要水了;第三个铜板,还是买水;第四个还是买水,第一千个铜板,咱们还是买水。这时候水带给我们的边际收益怎么样?
在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假设说到第一千个铜板的时候,边际上带给我们的收益已经相当低了。这时候,我们会动一个念头,说第一千零一个铜板,咱们能不能换一个花样,买一点点钻石?
那一个铜板给我们买来的一点点的钻石,能够很好地满足我们的虚荣心。于是咱们就把第一千零一个铜板用来买钻石。也就是说,在边际上你们家的水和你们家的钻石,给你带来的幸福是一样的。
你没有想到吧?你的回答可能是说水比钻石更重要,或者说钻石比水重要。你可能没想过,合理的答案,是它们在边际上给你的回报是一样的。
——摘自《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这让我联想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在处于温饱阶段的时候,并不是不渴望钻石,只不过他们消费生活必需品的边际效用还没有达到最高,所以他们不会先去买钻石。
人在处于小康阶段的时候,他们消费生活必需品的边际效用刚刚经过最高点,已经开始有下降的趋势了,这时他们也许会买一两颗钻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但是不能买更多了,因为每新增一单位钻石的消费,就意味着多占用原先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消费,人们在生活必需品上的边际效用是很容易就“滑坡”的,他们立马就会感觉到“不划算”从而抑制对钻石的消费。
而当人处于富裕阶段的时候,他们已经有能力拨出一部分固定的财富以使生活必需品的边际效用维持在最高点,剩下的财富也不会因为几百颗钻石而停下脚步,它们的使命是寻找新的“刺激点”以增加富有者的边际效用。
人就是永不满足的动物。在任何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中,边际效用都是先递增后递减的。而且消费也是分层次的。
需求定律(下)
对你来说,有没有“非买不可”的东西?
需求第二定律: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和价格变化之后流逝的时间长度成正比。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增加。
那么,什么是“弹性”?通俗点说,就是“敏感程度”。
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就是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它的含义是:每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显然,需求对价格的弹性越大,说明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越敏感。
也就是说,对于一种商品,如果供你选择的时间越长,你对它的价格变化就越敏感。
举个例子:我今天跟往常一样,8点钟出门准备上班,一出门发现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外面等着一辆出租车,司机跟我说要涨价3倍,这就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冲击。
面对这个冲击,一开始的时候,我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我只能认了,给这个出租车司机3倍的价钱。因为我上班不能迟到,同学们在等着我上课。
第二天、第三天还是这样,我就会去想其他的替代方案。
如果我能预测这样的情况,还会一直发生下去的话,那么我可能会另外再找一个相熟的司机,我可能会在学校附近找一家酒店住下来,我也可能跟我们的院长说,我们把上课的时间调整一下。
你看,对于“出租车涨价3倍”这一价格变化,开始的时候,“我”对它不敏感,就是没有影响“我”的需求,但是当“下雨”这一外部因素可以被预测并将持续一段时间的时候,“我”就会积极地寻找替代方案以减少对出租车服务的需求,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出租车服务的价格变化变得敏感了。(注:“我”指薛兆丰老师,上述引用来自薛兆丰老师的得到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姐姐在朋友圈里发过的一条动态:事缓则圆。进而又联想到自己之前种种因为太心急而吃过的亏。比如急着把材料寄出后才发现群里发出了更新后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于是联系快递公司更改信息、追踪包裹,花费了大量精力;又比如急着下单后才发现商家所谓的“截至日期”已经被悄悄地修改延长了,更可气的是“优惠价”也比上一版本更优惠了,再比如......
讲这些积极行动的负面效果倒不是说我们做事应该拖延、看到好商品不敢买,而是说在具体规则还不清晰、掌握的信息还不全面的时候,不要轻举妄动。
人的能动性一部分体现在可以寻找替代方案,而且时间越长,找到的替代方案就越多。
逆向思考一下,商家可不想让你去寻找替代品,所以他们会极力渲染一种“再不买就晚了”的氛围,促使你因为“恐惧”而快速下单。
事实上,真的有什么“非买不可”的东西吗?也许有吧,视情况而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弹性会变得越来越高,替代品会越来越多,对策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