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6 | 八万四千问:教我们如何看清眼前人,命中事
数千年间,人类发明了无数种方法来让事物变得更简单易行、功能强大、可测度、可衡量,但无论我们做什么,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永远不会消失。事实上,我们在物质上越富有,我们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就越强烈和凸显。
究其原因,我们得出结论,如果太过屈从于物质的诱惑,意味着我们的自信是建立在不确定的、随时可能变化的事物之上。即,如果我们变得太物质主义,实则说明我们内心深深的自卑感。如果没有心识,就不会有生命来体验其他因带来的负担与快乐。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书名是《八万四千问》,作者是来自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佛教上师之一,全世界公认极具创新精神的年轻仁波切——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书中所论,都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同时也可能是一个热心寻求智慧的中国人最常遇到疑惑的地方。包括如何认识佛教、因果与轮回、佛法与日常生活、烦恼、爱情、关系、婚姻、我执、上师、活佛、传承、佛教与现代教育、佛教与艺术、佛教与社会等。宗萨仁波切以超凡的智慧和幽默的语言为舟楫,帮助大家在这个物质主义空前强大的世界里弄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
希望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更加能够看清眼前人,命中事。
(如下文字为读书笔记,内容均来自原文)
佛教是获得解脱和自由之道。
如果精神价值缺失,就会成为能够用金钱买到的、肤浅而廉价的人,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出一个腐败而低劣的社会。
所以出离心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难。一个有无常观的人每次品茶,都会像是品人生的最后一杯茶那样倍加珍惜。
我们最后总是回陷入到想要抓住些什么的圈套中。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捕获和束缚了。
在佛教里,关于因和缘的观察比当代科学更加深入、更加内在,因为和当代科学家不同的是,佛教徒的主要兴趣不在对外部现象的强调上。
轮回的意思是“不断的循环往复”,但是究竟是什么在不断的往复,是无明、行及其结果——每一支创造下一支。
佛教中如何定义“自我”?它是一个假名安立的概念。在观待五蕴(色、受、想、行、识)之后,把五蕴短暂的聚合称为“自我”。
因果循环的持续就是我们所说的轮回,而因果循环的终止则叫做涅槃。
佛教不会同意是某个人或者某种超自然的因设计了命运,并且在很早以前就事先确定了结果。事实上,你有能力去拥有你想要的那种命运,这取决于你自己。所以可以说,因缘既是自由意志又是命运,但在这里,命运应理解为某些我们以前创造的因缘的结果,而不是我们控制之外的力量所提前决定的。
作为佛教徒,我们根本的、唯一的目标就是了知真理,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都是为了接近真理。
美与丑是取决于观察者,观察的主体,而这非常依赖因缘。同样的,把某种特定的外貌和幸福等同起来,这种不确定性也依赖因缘。
在佛教中,财富、好运和好的生活是以领悟真理的机会来衡量的。
任何源于无明和缺乏智慧的事情,无论是否以正义、平等或其他为名,都将造业,有的是善业有的是恶业。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说,终极目标就是不再造任何一种业,而是从所有业中得到自由解脱。
一个人的正义通常是另一个人的不正义。为正义、自由、平等或者少数群体的权利而起的斗争,虽然第一眼看上去是值得钦佩的,然而多半都有其盲目的一面,并且是基于狭隘的视野。
在一个崇尚个人权利而非家庭纽带的文化里,孝道没有空间。
广义来讲,幸福和控制有着如此大的关系——当我们的生活在掌控之中,我们就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修心的目标是真正懂得一切事物的真理。
在佛教中,是对真理的理解和对真理的实证让你的心智健康。对真理的理解越深,对真理的实证越高,你的心智就越健康。
心可以被调伏,因为心能够被影响。逆心而行或顺心而为。
我们必须学会专注,长时间的专注,这是让心调柔的关键。
永远不要把自己发愿的地方局限在佛堂、圣地或者山顶,而是真的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去发愿。而且在发愿时,几乎像是迎请情人一样迎请诸菩萨莅临,这看上去能产生一种责任感、创造一点儿约束力——既然你已经在所有的生人面前发愿,这是你的愿望,要自始至终走下去。
在佛教里,所谓的福德,是你可以创造也可以毁灭的。它不是随即而来的,当它来临时,可能表现的是随机的,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业的细微点。
佛陀讲过两种功德,一种是有染的,另一种是无染的。无染的功德是通过对佛陀的虔敬心而积累的功德,特别是通过打坐安住于当下,不去追逐过去的经验,也不期待未来。事实上,最高的无染功德基本上是关于空性的思维与冥想。
通常在佛法修行中,特别是大乘佛教里,是动机让一个行为称为善行或者非善行。
佛教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从我们误认为是现实的那种幻觉中逃离。
修行佛法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放弃生活和工作,而是能更好的对待生活和工作中那些不可预见的变化。
不知道自己漂亮的女孩子是最漂亮的。
做一个精神性的人意味着能够面对真理,并且屈服于真理,不论处境是好是坏。当好的事情发生时,珍视它;当坏的事情发生时,不要无法自拔或太过慌张、歇斯底里。这是皈依佛、法和僧本质上的含义。
为了修行佛法,你不必放弃任何真正的享受。事实上,是精神之道让你更加享受生活。它甚至教你如何庄重的、恰到好处的以及经济的享受更多。
佛陀告诉他的弟子们,佛法修行应该像是弹琵琶——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世俗的成就中问题并不在于财富或者世俗的成功本身,那些从来都不是问题,对财富和成功的贪婪与执着才是问题。执着的心识就是这样运转的。
佛法是不反对商业的,与其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倒不如创造出一个比较优良的商业世界。如果一个商人的动机错了,牵涉进了傲慢和自私,可能会给世界带来破坏。
身为佛教徒,并不意味着软弱和没有组织纪律。你可以装作生气,不管怎样,保持恰当的要求而不放纵,对别人总是有所助益的。
有很多好的修持方法,建议每天拿出一点时间,真正的独处并安静的冥想。或许有一天,你可以不观察身体,而代之以静观自己的感受。可能会感到焦虑、激动、困倦或者厌烦,不要做任何判断,只是观察。
知其荒谬的同时而去做,佛教徒称之为方便法门。
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而不被污染,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一样。实际上,莲花也让泥水变得更漂亮。
你感到孤单和无聊,所以想要一个伴侣,而你也是自私的,所以想要独立。
传统观念上,烦恼是一个在错误的感知或错误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心理因素——基本上就是看到无常的事物却视之为永恒,看到零件却视之为整体等。
抑郁症的主要成因是,有一种不确定性——你并没有可确认的身份——下意识的徘徊在你的心识深处。我们有太多的以及不太实际的标准需要达成,而当不能达成、不能足够快的达成,或者不能达成足够的标准时,我们就变得抑郁。
心理学,特别是在那些缺少冥想文化与传统的地方,人们总是向外求而不是向内求,这时心理学就可能非常有用。但最终来讲,心理学就像是按摩,是一种休养式的治疗方法。它的目标是让你健康、正常,不管这意味着什么。佛教远远的超越了那些。佛教以获得解脱为目的,究竟意义上并不关心健康或者正常。
在众多的技巧中,冥想与正念,特别是寂止和胜观,属于对治抑郁最为有效的方法。
享乐和欲望不是一回事,你可以仅仅通过欣赏而享受一件事物,而并不想占有她它——就是不沉迷于它。所以,你不必放弃所有的享受,但是所有的欲望,最后的确需要抛弃。
佛教的全部路径,广义来讲,就像是一道道巧妙的用药安排。但最终,只要你还需要吃药,你就还在生病。
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幸福,甚至挠青春痘也包括在内,只是一旦做过了头,就变成了痛苦。与此同时,简单的说,我们认为和谈论的所谓“幸福”,永远是部分的痛苦。
快乐只依赖于短暂的痛苦的解除,一旦挠完,痛苦就会回来。
正确的态度来自于正确的见解。而正见,本质上,应该建立在接受真理而不是否定真理的基础上。
独立的见地和态度反映在她们的心智里,甚至反映在她们使用的香波里。所以当她们投射出独立的色彩、光芒的时候,把男人们吓走的概率就高了很多。
关系在本质上是有缺陷的,这源自很多综合因素。首先,试图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寻找完美是有挑战的。其次,在追求独立的同时寻找一位终生伴侣,这有些矛盾。再者,当代世界的许多其他因素看上去微小,但是会产生很大影响,因为一切设计的让我们彼此疏离。
西藏话里有个谚语:“狮子可以跳过的地方,狐狸最好不要尝试。”,否则他会摔断肋骨。
这是一个符号的年代。——上一世噶玛恰美仁波切
精通佛法和修行好的人有两种征象。精通佛法最好的征象就是变得谦逊,修行好的最好的征象是没什么烦恼——不会激动或愤怒。
在寻找的时候你应该像只饥渴的牦牛,精进不懈、满怀渴望,另外,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批判性思维也很重要。同样,我们必须批判性的看待批判性思维。所以,从愚昧状态开始,你需要变得聪明起来,而最终也得保妥聪明本身。
如同蜜蜂从花中吸吮花蜜,她们不伤害花朵,只是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然后飞走传播花粉,来创造更多的花。
学会不去期待是一条非常深奥的路。
善良的根本是,不仅仅关心和爱惜我们自己而是从全局出发,不仅考虑我们的子孙,而且也考虑到整个宇宙的运转。
教育的目标是改善我们自己,以便我们能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以便我们可以帮助别人,并通过帮助别人是我们自己幸福和满足。因此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完善自我,让自己内在和外在都更加优雅。
开放性的精神以及不把自己的见地强加给被人,是佛教徒引以自豪的事,也是佛教的方便之一,应要保持下去。
每种宗教的独特之处正是人类的财富,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见地、哲学和宗教以供选择。向左和向右不能被合并为一个方向,否则你哪儿都去不了。你应该选择一个方向,并尊重那些往另一个方向走的人。
佛教的力量来自于对思辨与批判性思维的珍视。
不管是艺术,甚至是政治、经济以及其他一切——当我嗯怀着正确的动机去开始这些努力的那一刻,我认为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成功不能以完成的工作来衡量,而是应该用是否以正确的动机开始来衡量。
什么是正确的动机?基本上,正确的动机就是以自私心的减少和利他心的增加来衡量的。
一个人还需要非常诚实才能有创造性。诚实是困难的,因为我们习惯于不诚实的思考。我们有这么多的禁忌和压抑,而压抑会让你的创造性限于困境。
积攒钱财准备永远活着真的没有意义,有很多事情我们能做而不去做,是因为我们要准备活很久。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记住,我们之所以惧怕死亡,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其不确定性。这是个我们今生今世从未去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