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 | 读道德经04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自由翻译,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师友谅解)
道是什么呢,怎样来形容道呢,它好像不存在似的,它好像看不见似的,也没有什么形状可言,虚若无物,但是道的作用,却又是无穷无尽的,不管怎样使用它(道),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道啊,它是那样的深邃啊,好象是世间万物的根本所在。它不断磨损自己外在的锋芒,排解自己错综复杂的纷扰,(使自己变得简简单单似有似无)。它又不断地隐蔽自己明亮的光辉,把自己混合到这尘俗之中,(使别人难分难解,看不见它)。但是,看似无形无象的道啊,它似亡而实存,它是实实在在的。
我不知道道是何物所生,它应该在天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吧。
读后感
道德经本段文字,不讲道理,只解释道本身,讲道从哪里来,是怎么样的。大家知道,道德经第一句已经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道的本身及其命名作了提纲契领的说明,非常道,也非常名,不管无名还是有名,实则同源异名,实为一物,是天地之始,是万物之母。简单说,天道有常,在万事万物之前,而不是先有事物,然后这个事物存在一个道,那就本末倒置了——数千年后王阳明说心外无物,道理也是类似的,不是说先存在物才有物的,而是先有心,才有物。如果没有那个心,则万物归于寂灭。佛家说的“照见”也是一个道理,先存在本我,才能照见外物(五蕴皆空,五蕴也是外物。心无挂碍,心才是本体)。——回过来说“道”,它是本我(或者说是本体),是先于外物而存在的,但道德经的第一段话虽然简约却不明朗,“玄之又玄”未必能让别人看懂。所以本段文字再深入解释,什么是“道”,道是怎样的。首先,道是虚空无凭的,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呢,它就明明白白地存在着,无穷无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挥之不去,而且,在万事万物之前,道已经存在,它是先于万物的,却又虚化自己,和光同尘,隐秘于万物之中。大哉,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