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谁的血,寻到哪只梅
有一部电影救了一个人的命,那个人在网上说,在看过这部电影后,他不想自杀了,因为电影里的王佳梅已经替他死过一次了。
王佳梅,港片《踏血寻梅》中女主人公的名字,也是现实事件中被害人王嘉梅的化名。2008年4月的香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了一则耸人听闻的凶杀肢解事件:24岁男子杀害了一个16岁援交少女,之后将其分尸,少女的骨和肉被分离冲进马桶,头颅被砍下扔入海里,相传还有部分肉骨被混入附近的街市肉档出售。命案本身是一桩普通刑事案件,但因其凶手杀人碎尸的手段极其恐怖而引起了媒体和群众的轩然大波。
8年后,这件真实事件作为剧本原型被搬上了荧屏,电影一举斩获了7个金像大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我不想再去讨论片中演员的表演有多么可圈可点,也不想去深究电影是否还原了百分百的真实事件。首先因为笔者并非专业影评人,把玩专业术语无异于班门弄斧,其次也不是当事人本身,没有资格评判其真实度和可信度。既然电影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那么我只能针对电影故事本身来表达些许看法。
首先,我想大多数人其实是不愿意看这样一部电影的,除开奔着裸戏、援交这些低俗初衷而去的观影群体,很多人回避着这样一部“三级”电影,而且,以广电总局的标准,相信它长时间内也难登内陆的“大雅之堂”,因为它涉及黄色,涉及暴力,涉及人性,涉及这个社会的许多黑暗面。看多了这样的片子,会让人感觉到这个世界对自己深深的恶意,危险无处不在,人性丧失殆尽,简直负能量爆棚。在这个需要治愈系的病态社会,观赏这样一部电影一点都不会让你感到被治愈了,反而会令人致郁。
其次,电影本身讲故事的方式并不同于一般刑侦悬疑片,因为一开始的半小时它就为观者解了疑,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谁死了,怎么死的,被谁杀死的。女主王佳梅,湖南人,父母离异后,母亲携姐姐改嫁并移民香港,几年后佳梅也来到香港投奔母亲,怀揣着一个明星梦,但后来因为经济原因辍学打工,出于对物质和更好生活的向往,终沦为援交少女。男主丁子聪,货车司机一名,少年时期目睹了母亲车祸身亡的悲剧,成年后恋爱求而不得,后来通过网聊认识了王佳梅,在援交过程中杀死了她,并用极其残忍可怖的方法毁尸灭迹。
案件本身早已破,那么后面的一个多小时电影还要讲什么呢,这似乎并不符合一般的叙事逻辑,但是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导演在抽丝剥茧,抽开缠绕在该案件身上的丝丝缕缕,剥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边缘人物物质和精神生活状态的老茧,让你体会他们的生之孤独和极致悲哀。影片中第三主角,也就是调查此案的臧警官,代替了导演和编剧,所有想说的和要说的,皆从他一再追问丁子聪为何要杀人中获得。但是直到最后,丁子聪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杀死王佳梅,无关情债,无关仇恨,无关任何我们想得到的种种原因。
看完电影,我也想问,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丁子聪要杀王佳梅,王佳梅又为什么那么想死。或许,后面那个问题要更好回答些吧。出生在一个离异且穷困的家庭,父亲遥远,母亲暴躁,继父冷漠,姐姐无能,带着新移民的身份,怀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来到香港以及母亲和姐姐身边的王佳梅,却失望地发现捉襟见肘的现实。无法融入新环境,被母亲用贫穷羞辱,一对原本送给自己的耳环也被生生要回。想做光鲜亮丽的模特,却被骗子公司骗作挖人的星探,打着赤脚在盛夏奔走于人流最多处说好话赔笑脸,就算一天打几份工也无法换得相应的报酬。终于,她选择了做援交,用第一笔生意的钱换得了一对和曾被要回的一模一样的耳环,继而喜欢上接她生意的一个嫖客,献上身体的同时还献上了心,结果却被带到对方女友面前被骂成垃圾。是啊,在别人眼里,她就是不折不扣的垃圾,但是试问,有谁愿意一生下来就当垃圾?同样,我也不相信杀人者一开始就是恶魔。
变态杀手丁子聪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白天的他和万千打工族一样,开着卡车送货,晚上回到逼仄昏暗的小房间里,恭恭敬敬地供奉母亲的遗像,对邻居阿婆礼貌和善,对一只猫也温柔相待,只有为自己喜欢的女孩才会对不怀好意的狐朋狗友大打出手,即使那个女孩并不爱他,甚至割破自己的手来重演曾经与其欢爱的场景,这种进乎变态的做法在令人恶心的同时,又从侧面让人不由得为他的执念唏嘘。这样的丁子聪为什么要杀王佳梅,臧警官一再追问他是否因为童年创伤而讨厌女性,讨厌佳梅,他这样回答“我怎么可能讨厌佳梅呢,我甚至喜欢了她,我真正讨厌的,不是佳梅,是人。”佳梅说她不想做人,因为“活着会痛,活着会恨,活着就要每天想着怎样活得更好”于是,他帮她杀了她。
读圣经的援交少女王佳梅相信自杀的人会下地狱,于是请求丁子聪借他的手杀死自己,丁子聪一开始是犹豫的,在后来分尸过程中偶然发现佳梅腹中刚刚成形的小生命时,我也觉得他是有一瞬间后悔的,但在当初他意识到佳梅是真的想死时,他还是成全了她,这是某种意义上的救赎吗,我不知道。但剥去碎尸、性交这些在大众眼里或恐怖或色情的外衣,我觉得这只不过是一场两个同病相怜者的同归于尽。她的肉体已死,无数骨肉和血液被腐蚀和蒸发,连脸皮都被撕下仿佛誓来生再不为人。他的灵魂也已死,在亲自掐死王佳梅的那个早晨,伴着隐约的风铃声,穿过暗色花纹的窗帘,与笑着流泪的佳梅一起,飞出了那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看着影像里的丁子聪和王佳梅,再感悲凉和无奈观者也会觉得这只是别人的故事,即使它由真实事件改编,但多少会有些出入。虽然看起来这样的事情离多数人的人生很遥远,但是我们身边却随处可见王佳梅和丁子聪这样处于社会底层的边缘人物,甚至你我也许同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不自知罢了。世界始终要发展,社会终归要进步,矛盾和竞争是人类往前的必然条件,那么也就意味着,无论每个人多努力向上,总会有人会落后,总会有人会成为时代发展进步的牺牲品,所谓的大同社会,难道真的只存在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么,这个世界,似乎并不存在能让每个人都幸福的可能。
那么,倘若一开始你就知道自己会过一段凄惨的人生,你还会选择活着吗?我想大多数人不会吧,既然我的人生注定悲惨,那我为何还要来到这世上走一遭?但是反过来问,你都没有过完这一生,又如何得知自己的这一辈子是凄惨的呢?貌似,这是一个悖论了。
也许这部电影的确偶然救赎了一个想要自杀者的心,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数以万计的丁子聪和王佳梅要等谁来救赎?是西方的上帝,还是东方的佛祖?踏血寻梅,现实是,我们都在踏着自己的血,却不一定能寻得一枝属于自己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