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0.49-华丽的线索之网
这里所说的线索,不是破案所需要的一个一个具体的信息、富含信息的具体事物;而是指,类似于破案所需具备的推理节点,它们之间这样一种千丝万缕、此呼彼应的逻辑模式,是从故事开头到故事结尾完整的逻辑链。
那么一条故事里的线索,是什么样子的?
拿一个词汇,或一种句式、一种修辞来说,第一个人写出“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叫创造;第二三个人用,叫借鉴和模仿或抄袭;再有一大帮人用,叫滥调、窠臼或僵尸;还是有人用,就要考虑这人到底是文化水平有限,还是故意戏谑;后头还有人用,叫过时;后后头再有人用,叫复古;再再有人用,叫注入新意。
从“创造”到“借鉴”……最后到“注入新意”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这个词的发展线索。它有变化,也有联系;它要符合逻辑,也可以因为打破逻辑而按照新的逻辑发挥新意。
就像最早的动画一样,是一帧一帧稍微有点差别的图案,在快速的切换时出现动态的残影。每个阶段不能断开得太突兀,“突兀”是指不符合逻辑。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写出从“创造”到变成“复古”的合理的逻辑,也没什么不可以。
说回故事,在长篇通俗故事里(这里不讨论反情节故事、实验文体),一个人物的发展,一件事的发展,都是以连贯的线索来书写的。如何以线索式思维写出故事呢?
一,先得有最基础的“开头”和“结尾”这两个端点a和b。
二,将a和b具体化,找出将它们放在同一个平面里的元素。
三,在这个平面里,根据你写故事的偏好画下第一个路径点c。
四,不断继续画路径点,将从a到b的路径弧线无限拆分、细化到完全走通为止。
五,检查,打补丁。
以下是详细分解。
一,开头和结尾的确立。比如任意举出两件事,a“吃完晚饭去散步”和b“登上月球”。这两个点作为一个人物弧线的两端,固定下来;然后给这个人物取个名字叫“马克”好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开工了。
二,将两端具体化,再找出连接这两端的可能的方式。比如a“吃完晚饭去散步”代表的是一个人非常散漫、百无聊赖的状态;b“登上月球”代表的是他担负起伟大的责任、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冒险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有各种共同的元素,举例取其中的一个:个人成就。将a的状态具象化为市井小人物,没什么个人成就。将b的状态具象化为拯救了地球,达成的个人成就是:成了全世界仰慕的英雄。
那么a与b共同具备的元素是“个人成就”,在这个层面上,它二者要演绎一个故事,讲述马可如何从a这样一个散漫的小人物,变成了一个达成成就的英雄。
三,确立了a与b所在的平面,在这个平面里,根据你写故事的类型偏好画下第一个路径点c。
一个人究竟如何会从状态a达到状态b?中间路线千万条,要看你想写什么类型了,类型确定了故事世界的构成。你想写科幻故事,你可以写“因为小市民马克被蜘蛛咬了,基因被改变了,从此产生了某种超能力,后来他能够徒步登月,击飞了砸过来的小行星,拯救了人类”。你想写现世故事,你可以写“小市民马克因看到朋友的死亡想通了人生短暂,该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马克刻苦努力锻炼身体、克服年龄的限制和他人的质疑等重重阻碍终于成为一个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在上面两个例子里,路径点c分别是“具备了超能力”、“通过努力克服现实障碍”,c的存在,规定了故事世界的组成和规则,吭哧吭哧刻苦锻炼身体素质的马克,可不能接受有人被蜘蛛咬了就能一步登天。
四,将弧线无限拆分、细化。这有点像美术里的用正方形画圆,不断地取中点去画切线,不断地用偏角更小的切线确定出圆的边界,从而画出尽量完整光滑的圆弧。在a、c之间画路径点,在b、c之间画路径点,然后像是去找a与b之间的c一样,去确定a与c之间的路径点,且必须存在于abc平面上。
要注意的是,这些路径点如果超出两点之间的线段,会将故事变得更加曲折。这要视故事需求而定。比如说马克吭哧吭哧锻炼身体,要训练自己达到宇航员的体质,结果他出了意外,右腿骨粉碎性骨折。这个点明显将故事变得更曲折了,一个骨折的人想要登上月球,更困难。
如果你的故事重点不是他如何克服自身障碍,而是他如何克服外界的阻力,那么这个点的曲折就是不必要的。如果你想通过这个点来表现马克跌入低谷灰心丧气之后,重新振作、拥有了愈发坚强的意志力,那么这个点就是恰当的。
“路径点”的实际意义,是找出两端之间可能的联系方式,路径千万条,在你能想象出来的所有路径中,选择一条最合适的。
五,检查,打补丁。
在所有的点之间,都可以产生联系,只是一个故事变得多层复杂的方法,但是最主要的是端点与路径点的联系,a与c的联系,c与b的联系。因为如果这个联系逻辑不通,整个故事是断裂的,其他的联系再复杂精致也遮盖不了这个硬伤。
比如新安插的路径点是:蜘蛛侠有个来自未来的女朋友。如果你解释不了这个“未来的女朋友”为何而存在,即前文没有任何铺垫,她凭空出现,后文里也不解释她存在的理由,那么a与c之间就是断裂的。即使后文这个女朋友与蜘蛛侠联手打败了大反派,情节精彩万分,c与b之间的联系写得流畅华丽,这个故事还是有致命硬伤的。
一开始就尽量将逻辑写得严谨些,不然后来会发现许多漏洞,打补丁会非常痛苦,因为每个补丁就意味着要在其他线段上多费些笔墨做点铺垫,是属于线段之外的点,需要绕远路。这需要不断修改前后文,使得新的补丁不至于那么突兀。有些补丁能触发新的创造思路,但那始终是计划之外的,容易失控。
最后聊一聊线索的使用。在同一条线索上,先根据这条线索的目的确定最能体现这个目的的场景。
在不同的线索之间,先确立主、辅,再将几条线索上已有的场景按照时间顺序并列排放、梳理通顺。然后根据需求将不同的线索穿插起来,将场景连贯起来写下正文。也可以按照故事效果的需要选择插叙、补叙、倒叙等方式改变线索的叙述顺序。
在写的过程中,先将主要线索的某些场景确定了,先确定的场景就会触发那些还没想出来的场景,甚至其他线索里的场景。故事就是一张华丽的线索之网。
远航随笔
远航员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