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忘忧社小作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2017全国卷 高考作文撰写

2017-06-09  本文已影响217人  董欧

940万考生正在进行2017年的高考。对许多人来说,高考作文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也是写作的巅峰。

今天,真实故事计划搭邀请一起写今年的高考作文。和你同场PK的包括延参法师、导演程青松和作家巫昂。以下是我的文字内容,供你参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乾卦象,君子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之象,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人生于天地之间,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应该顺应这种规律使自己变得强壮,生生不息。毛泽东也在《沁园春 • 雪》中写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万丈之感,时代在前进,习主席提到的中国梦也在不断践行,这更要求我们每个青年学生,要担当起责任,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骄子,为中华之崛起不断读书学习。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成功的支柱,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会产生信心,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就能排除万难,突破人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青年才俊奋发自强的故事。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在青年时期失去聆听能力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豪言壮语,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他奋发图强,他用《命运》之曲谱写了自己生命的辉煌,用不屈与命运的方式,让全世界看见了他的身影。

德国诗人歌德也在他的不朽名著《浮士德》中说:“凡是自强不息者,终生能得救!”对于贝多芬来讲,身体的残疾不是障碍,只要信念不垮,仍能够做出令自己吃惊的成绩,在先天耳聋的缺陷面前,贝多芬没有退缩和消沉,凭借者自己的良好心态战胜了身体的困难,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最终是冲破了困难走向了属于自己的胜利。

只要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敢于同命运抗争,就能做到“天人合一”,走向胜利。

中国近现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中学毕业后,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但是不久之后,因为干农活的原因身染风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来终生的残疾——左腿关节变形,瘸了。当时的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来古时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坚,我才只有19岁,更没有里有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就这样青年时代的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的和命运抗争着。白天他托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在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这篇文章惊动了当时的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熊教授当时立马在农村找到了华罗庚,并邀请他来清华学习当助理,就这样,华罗庚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一边做助理工作,一遍在数学系旁听,用四年的时间自学了英文、法文、德文,还发表了十多篇不斐的科学论文.

到了25岁时,华罗庚也就是声名国际的青年学者了,并在后来为我国数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华罗庚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奋斗不息,终于用行动诠释了何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既然目光是在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梁启超先生曾著《少年中国说》写到“中国的富强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青年学生是21世纪新时期凌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更应该积极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生生不息,过去再多的辉煌都属于过去,对于国家而言,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用我们自己的行动,为自己博取一份成功,为国家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