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随想录学习力

有效思考,你需要这4个“武器”

2021-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瑞田学习力
公众号封面-2.png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很会思考的人,一个思考能力很强的人。那么,做到哪些方面就会成为一个思考能力强的人呢?

下面这个模型是著名的教育学家,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格林厄姆(Daniel T.Willingham)提出的。这个简单的模型反映了思考的整个过程。

图片

足够的环境信息

所谓的环境信息,就是我们为了保证思考的正常进行必备的已知条件。比如一个算数题25x5,这个式子就是“环境信息”,就是我们为了解决这个算数问题而必须的已知条件。这个环境信息会转入到我们的工作记忆中,准备处理。对于更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的环境信息就更加丰富,比如制造宇宙飞船的环境信息就复杂得多。

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

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就是我们学过的各种知识,这些知识记忆在我们的大脑的长期记忆中。比如5x5=25,就是一个事实性知识我们不会认为5x5=24,或者23,这是通过记忆而得到的知识。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环境信息的。当环境信息不能告诉我们足够的信息,就需要调用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来帮助我们理解。

长期记忆中的程序性知识

长期记忆中的程序性知识,也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储存在我们大脑中的一些过程和步骤。比如计算25x5的过程是这样的:

用5乘以5得出25,把5放到个位,然后把2留给10位;

再用5乘以2得到10,把上一步计算的2加到10的12,放到得数5的前面,得到的是125这个数。这个过程就是调用的大脑中的程序性知识。

当然,在你大脑中是事实性知识中,如果你知道4个25就是100,那么这个乘法的结果可能会更快出现,你可以直接用100加上25等于125来得出最后结论。

你的大脑中程序性知识越丰富,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就越强越快,你的思考能力也就越强。

工作记忆

所有的信息处理活动,都要在工作记忆中进行。我们要把环境信息调入工作记忆,要把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调入工作记忆,然后在工作记忆中加工,获得思考的结果。所以在整个思考的过程中,工作记忆至关重要。

工作记忆还是一个瓶颈。1960年的时候,心理学家乔治·米勒 (George Miller)提出工作记忆可以一次处理7±2组信息,他发表的《神奇的数字7,加减2:关于我们处理信息的极限》(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是关于工作记忆最经典的论文之一。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数字是4。关于这个结论可以参考保罗 · m · 贝斯(Paul M. Bays )的《人类视觉中有限工作记忆资源的动态变化》(Dynamic Shifts of Limited Working Memory Resources in Human Vision)。所以,工作记忆是思考的瓶颈。

如果是一道3位数或者更多位数的算数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就无法像25x5这样用心算得出结果。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工作记忆有限。而当今互联网的发展,导致大量信息不请自来进入我们的大脑,这就把本来有限的工作记忆空间变得更加“拮据”。所以如果想要提高思考能力,就一定要“有意识”地消费信息,减少信息的摄入,同时不断清空工作记忆空间。给思考留出足够的工作记忆空间,保证我们有效的认知能力。

所以我们看到,要想有效思考,首先要从外界获得足够的环境信息,然后通过学习,还要在大脑的长期记忆中存储大量过程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最后,要给处理信息留出足够的工作记忆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