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の文感悟反正山高水长,你还有一生嚣张

对不起,比起兴趣,我更爱名利

2016-07-23  本文已影响1543人  西风南浦
兴趣不能带来温暖,可是名利却能给你在寒冷的夜里送上一碗热汤。

文|西风南浦

01

最近,读到了咪蒙早期发表在韩寒创办的《独唱团》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叫《好疼的金圣叹》。该文以历史解构手法分析了清代著名评论家金圣叹的一生,全篇嬉笑怒骂,文笔犀利又不乏“咪蒙式”的幽默。

这是咪蒙早期的代表作,文章有独特的见解,有一定的深度,可是并没有让她火起来。真正让她一夜成名的,反而是那篇颇有争议且没什么逼格的《致贱人》。

在一次采访中,咪蒙说:“那样的文章太难了,我早就不写了,按照这个速度,公号文现在也只能更新个五六篇。”的确,要写一篇有水平有逼格的文章,尤其是点评类的文章,不仅需要翻看大量的资料,下笔时更需要深思熟虑,改而又改。最重要的是,这种文章受众很小,要火更难。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快阅读”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备感生活压力的人们需要给自己的不良情绪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大家不再想看情怀,艺术,只想看你是不是表达了我,你要说我想说的话,吐我想吐的槽,这些东西才有人看”。

偏激,片面的观点虽然禁不起推敲,却最能煽动人心,虽有误导之嫌,但确实能达到涨粉的目的。只有立场明确,观点鲜明的作品,才能引起人们的讨论,只有引发了争议,才能达到成名的目的。

一个明确的观点,只要有人支持,当然也就有人反对,甚至要被扣上“三观不正”的骂名,可是权衡之下,作者们还是选择义无反顾地背上了这口锅。大家都知道世上没有绝对的事,可是中庸的文章也会和它的观点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大众视野,正如身边的“老好人”总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一样。

咪蒙很显然正是抓住了讨巧这一点,所以每篇爆文出来,伴随着一片骂声的是大量的支持与转发,粉丝数和广告费自然也蹭蹭上涨,来了个名利双收。

有人很她惋惜,说没想到以前能写出高逼格文章的咪蒙现在竟然“堕落”到这种地步。

咪蒙“堕落”了吗?确实“堕落”了。

要知道,山大中文系硕士毕业的她在《南方都市报》做了12年的首席编辑,写政治,历史,文化相关的专栏,即使是在豆瓣等网络平台,也是写历史八卦和影评等有涵养的文章。与过去的行文水平相比,现在充斥着谩骂与吐槽的文章确实堕落了。

可是,咪蒙又没有“堕落”,不但如此,她还走上了人生小巅峰。

爆红的文章给她带来了名声与财富,提升了她的社会地位,也给她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这是那些高逼格的文章所不能给她的。

“早就不关心那些小趣味的东西了。”咪蒙说。

在兴趣和名利面前,咪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同时也改变了她的人生。

可能在出道前,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兴趣点随便写一写,可是后来发现能赚钱了,就会把它当成一种工作,一种收入来源。一旦把兴趣当成了工作,初心就已经不再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考虑怎样迎合读者,怎样挖掘热点,这时,写作就不再是一种兴趣,而成了一种负担,和工作带来的压力是一样的。

兴趣不能给你带来财富,可是工作会;兴趣不能为你提供平台,可是名声会。同样,等到名利双收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真正做自己的小兴趣。

所以,我不为咪蒙惋惜,相反,我很赞同她的做法。如果在兴趣和名利面前抉择的话,我也会干脆利落地选择名利。

因为兴趣只能带给你心灵上的满足,而名利却能带给你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02

去年,我在某网络平台开始连载小说,偶然间结识了一个叫“空山道人”的写手。翻看他的连载,不外乎是“霸道总裁爱上我”“我欲成仙,鸡犬升天”之类的三俗网文风格。

我对这种文章一向嗤之以鼻,但是打开一看,点击量均突破十万,高得吓人,而这位“空山道人”早已是该网站的签约作者。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空山道人”竟然是我的同学小道。小道自幼饱读诗书,博古通今,写得一手好文,这让我怎么也无法把他和那个写三俗网文的“空山道人”联系起来。

我很不解地问他:“你什么时候开始写这种毫无营养的东西了,这不是你的真实水平吧?”

小道很淡然地说:“这确实不是我的兴趣点,可是这能给我带来知名度和钱,我现在已经是他们的签约作者了,有了这个身份和平台,我以后才能更好地写我真正想写的东西。”

原来,小道刚刚入驻这个平台的时候,写的是一篇关于屈原的小说,他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屈原矛盾的心理和悲壮的一生,这部小说我看了,从学术角度来讲非常好,可是当时在网上的点击率却少的可怜。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读者都非中文系科班出身,对文章的理解有限,而且网络小说本身就是一种消遣性阅读,重在故事性,不在内涵与深度,所以那种文章好归好,可是并不会有太多人去看。

小道一开始很郁闷,觉得自己的小说写的比首页爆文要好的多,为什么点击率却这么低。后来,他读了几部首页爆文,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套路,也知道了如何炮制一部当红小说。

他开始根据爆文的套路写一些读者爱看的小说,尽管他自己很不喜欢。果然,他的第一部霸道总裁文火了,接着他又趁热打铁,跟了一波玄幻风的潮流,又毫无悬念地火了。他摸清了套路,尝到了甜头,从此路子更野了,什么耽美,穿越,都市言情等等等等,他都写。很快就成了签约作者,几家出版社争着要帮他出书。

“我承认这种文章不是我想写的,我自己也很不喜欢,可是它就是会火啊。当我还是个小透明的时候,想出一本自己的书特别难,可是现在是编辑主动来找我约稿子。他们看中的就是我的名气,而不单单是我的作品。”小道说。

尽管有悖初心,但他不后悔自己做的决定,名利带给他的是一种主动权,是一种真切的现实利益,而有了这种权利和身份,他才能有底气去为自己的兴趣买单。

现在,小道借着之前的名气开始写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虽然不是讨巧的作品,但是点击量依旧很高,讽刺的是,连之前那部无人问津的关于屈原的小说,都被人重新挖了出来,捧红了。

这就是名利带来的收益。如果当初小道不为五斗米折腰,坚持写那些不易被人读的作品,那这些优秀的作品很可能至今都不会为世人所知,而他为了收获名利放弃了自己的小兴趣,最后却有了坚持自己初心的资本。

不得不说,在这个互惠互利,人脉遍地,讲究势均力敌的社会,名利确实是最安全有效的保护伞。

03

毕业以后,我的朋友晓晴拒绝了一切新媒体公司的offer,如愿去了一家报社工作。她不喜欢新媒体的投机心理和营销风格,她只想做一枚安静的媒体工作者。

尽管面试的时候HR已经提醒过她这份工作可能薪酬不高但是工作又比较琐碎,但她还是信心十足地答应了,她觉得只要热爱这份工作,其他的问题都会被心中的一腔热血所冲走。

然而事实是不到一年,她就辞职了。

刚开始的时候,她还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工作起来也干劲十足,可是很快,工作本身就变得让人疲倦,没有有效的业绩考核,没有读者的反馈,看不到上升的空间。每当有一堆琐碎的杂事袭来的时候,她捏着自己手里那点微薄的工资,觉得还不如一个洗碗工活得痛快。

真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次约稿失败事件。

有天,晓晴接到主任的通知,让她去找某知名时评人做一次专访,当晓晴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拨通对方助理电话的时候,助理冷冰冰的一句:“对不起,我们只接受名刊名记的专访。”打破了她所有的梦想,她听到自己的自尊心从胸腔里滑落下来,然后“砰”地一声掉在地上,碎了。

第二天,晓晴就递交了辞呈,同事私下议论晓晴玻璃心,经不起打击,可是只有晓晴自己知道,她的人生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空耗下去了,她需要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颇有些宿命意味,曾经一度排斥新媒体的她现在正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工作,而且已经是知名的专栏作者。与曾经的默默无闻不同,现在已经有不少艺人的经纪人主动联系她要求做专访了,而熟知媒体套路的她也学会了如何抓住读者的眼球,选取一个讨巧的角度,为艺人们制造一个个话题的小高潮。

“合作都是相互的,你是什么身价,就会和什么身价的人有交集,我承认现在写的专栏有八卦意味,可是它带给我的是名气和社会地位。身价让我不用担心生活收入,而名气让我不用担心被人孤立,社会地位让我受到别人的尊重,这些让我感受了浓浓的安全感,我永远不用担心自己被蔑视。”当我问她做这样的选择是否后悔时,晓晴这样回答我。

兴趣一旦转化成财富,就变成了一种工作,而工作永远不可能成为你的兴趣。不过,如果都是为生存而工作的话,那为何不找一个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工作呢?

04

蝉联几次“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的知名作家唐家三少曾经面临读者的质疑。读者认为他的小说模式全部都是“打怪升级,屌丝逆袭”的套路,没有内涵也没有新意,经不起推敲。

唐家三少不以为然,他说大部分读者需要的就是这种心灵上的快感,这样的故事虽然千篇一律,可读者就是喜欢,我还是为按这个模式写下去。

时过境迁,现在的唐家三少或许已经不再是那个仅凭兴趣爱好在幻剑书盟上开帖的写手了,他已经深谙市场规律,将作品一步步转化为商品。虽然这听上去很功利很为文人所不齿,可是在他妻子得了乳腺癌住院期间,这笔“商品报酬”却真真切切地帮助他渡过了一次小小的难关。

曾经,我们在同一个教育体制下成长,接受着古人“淡泊名利”的思想教化,鄙夷着蝇营狗苟为利而来的人们。

可是现在,在这个不安分的社会里,恰恰是名利能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交换着资源,抱团取暖,好让自己在世界上活得不再那么孤单,然后找到自己存在的一点点价值。

兴趣不能带来温暖,可是名利却能给你在寒冷的夜里送上一碗热汤。

就像叶芝的那首诗一样:

奈何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梦想便不复轻盈;

他开始用双手掂量生活,

更看重果实而非花朵。

或许,我们偶尔也会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回忆一下自己的初心,而如今时代变了,我们也变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