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钢镯精品文字简友广场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

短篇小说:草药医生胡郎中

2022-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句町丁

今天上午九点多钟,我和几个同事到了殡仪馆,准备参加单位牛副局长的追悼会。

追悼会预计九点半举行,还有些闲逛的时间。

我忽然看到初中同学农武科就在隔壁停尸间门口站着,他也看到了我。我走向他,问:“你也来?是哪个不在了?”

“胡二嘛。”农武科说:“你应该记得嘛,你们一个生产队的,小学时你们经常在一起玩,一起要柴,一起放牛的嘛。”

我儿童时的记忆飞快地在脑海中划过。那个长着一颗圆脑袋,眼睛细细的,先是经常吃得起回锅肉,令我们生产队老少无比羡慕,却在父亲去世后家道一落千丈;还和我一起钻过箐沟砍柴的胡二,我能不记得吗?虽然小学没毕业,胡二就进山蹲牛棚给生产队看牛放牛,从此我们再没有联系过,但他小时候举手投足的形象至今我还是很清晰的。

“胡二啊?记得记得!”我问农武科:“他年纪和我差不多,也就五十多一点,怎么就死了?”

“脑溢血嘛!”

我嘘嘘不已。等到参加牛副局长的追悼会、遗体告别仪式,我只是机械跟着别人默哀、鞠躬,脑子中总是想着那个小时候的玩伴胡二,当然,更多的是感叹他的家庭兴衰,感叹他的父亲-草医郎中胡金山。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天气晴朗,太阳还不是很热,我和同班同学胡二到县城十字街头,去瞧他爹胡金山给人看病。

那个时候,胡二是我和小伙伴们最羡慕的人了。当我们偶然从父母那里讨要到一角两角零花钱,就兴奋得不得了。可是,在胡二的口袋里,裤包中,随时都能掏出来一大把一角、两角、五角的钞票,还有粮票,一两、二两的都有,有云南省地方粮票,还有全国通用粮票。只是那些钱呀、粮票呀,都是邹巴巴的。

胡二很大方,经常到供销社买硬质水果糖请同学吃;有时候一高兴,他还会请我们几个关系跟他特别好的小伙伴吃糖果,那是一种用糯米团搓成长条状,然后放油锅里炸至表皮金黄,老远就能闻到甜香味,忍不住流口水的零食,一根要花五分钱、一两粮票的。这在当时别说小孩子,就是大人能吃上也算得“阔绰”一回了。

我和胡二来到他爹药摊边上,那里已经围坐着好几个人。一个女人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小男孩坐在一条四脚板凳上,小男孩脸色通红,哇哇大哭,手脚乱蹬,拼命想从妈妈怀里挣脱下来。

胡二他爹——认识的人都叫他胡郎中,对那女人说:“把孩子手脚夹紧。”然后,他用左手捏住孩子的下巴,孩子嘴巴只得张开,哭声顿时变成断断续续的“啊啊”声。胡郎中右手拿起一根三棱针,迅速又轻盈地向孩子嘴巴里刺了两下,接着放下三棱针,拿过一个碗来,放在孩子嘴边,说:“吐口水。”,孩子的妈妈也用右手轻轻拍打孩子后背。那孩子“噗噗”向碗中吐出了几口带血的口水。不多一会,孩子慢慢就不哭了,也不摆动了。他妈妈说:“好啦,好啦。多谢胡郎中,这孩子脖子眼生疮,已经去医院打了两天的针,吃了两天的土霉素,还不见好转。胡郎中当真是神医。”胡郎中说,“回去后再喂一次土霉素就好了。”

胡郎中又转头问一个左脚上下插了十多根银针的男人,问“还疼吗?”,那男人说“不疼了,现在感觉有点胀胀的,还有点热。”胡郎中说“可以啦,再来三、五次,你这坐骨神经痛就可以断根了。”他左手用镊子夹住一团吸满酒精的棉团压住银针部位皮肤,右手三个指头捏住银针中间,轻轻来回旋转,然后抽出银针。他边退银针还边说:“回去后尽量少摸冷水,少吃酸的辣的冷的。”不一会,银针取完,那个男人站起来,放下裤脚,拍拍左脚,提提腿,好了。

前面那女人问胡郎中“多少钱?”,胡郎中说:“随便,你想给多少算多少。”边上几个人七嘴八舌说:“胡郎中是好人,看病从来不问病人要钱,你想给多少就给多少,你不给他也帮你治。反正你也去医院看过,该给多少你给多少。”那女人从贴身口袋内摸出小手巾,一层一层打开,从里面拿出五毛钱,稍微犹豫了一下,又拿了一张两毛的,把两张纸币放进了胡郎中前面的一个铝盒中,那里面已经有十多张一元两元五元的纸币,还有好几张粮票,十多个硬币。

胡郎中没有去看他装钱的铝盒。而是站起来,走了两三步,问一个年轻人“是不是落枕了?”那年轻人转动腰部,把脸对准胡郎中,说:“是的,疼,现在脖子不敢转,右手也抬不起来。”

“我看你刚才坐板凳的姿态,就象冻僵了一样,本来只要转转头,你却要转整个身子,我就知道你落枕了。”胡郎中说:“把上衣扣子解开。”接着,他把病人的右边手袖腿下,露出里面的白色背心。胡郎中用右手握住病人手腕,左手在病人颈部、肩部不断揉搓、提捏、轻敲。

我注意到胡二他爹手巴掌肥大,手指短粗,再往上看,一张脸孔也象胡二一样,滚圆滚圆的,眼睛很细,脑袋光光的,皮肤油亮,面色红润。他背后的药摊上摆满几十种草药,十几瓶药酒,还有一盒银针,一个保温壶。

十来分钟后,只听“哎哟”一声大叫,胡郎中已经放开那男人的右手,说:“你转脖子看下,还疼不疼?”那年轻人,慢慢往左,往右转了转,“不疼了!”胡郎中又说:“你抬抬手,看能不能抬起来?”那年轻人果然抬起右手,还往前、往后各转了两大圈,眼中露出敬佩的眼神对胡郎中说:“神啦!果然不疼了。”胡郎中笑着说:“哈哈,小毛病,好治。”

胡郎中看到了胡二和我。他问胡二:“你出来给跟你妈说了?还没有吃早点,是吧?”也不等胡二答话,他已经弯腰拿起装钱的铝盒子,在里面找了两张两毛的纸币,两张二两的粮票,递给胡二,“去,领你的伙伴去吃米线,剩下两毛钱买两根糖果吃。”

这些就是胡二他爹——胡郎中给我小时候的印象,随着我年纪变大,逐步懂事,不断从大人嘴里听懂了更多有关胡郎中的事情:胡郎中不是我们当地人,据他自己说老家是山东的(什么地方我记不清了),解放前曾经是国民党部队的军医,解放初不知怎么就流落到我们这个小县城,六十年代初不知怎么就认识了胡二母亲并与之结了婚,成了家,做了个上门姑爷。

说起胡二的母亲,她家解放前可是我们县有名的地主,半条街都是她家的房子,城外还有两百多亩田。据说胡二的外公不仅吸鸦片,还迷上赌博,硬是把家产败个精光。到解放时就留下了背街一进房子给胡二外婆和胡二母亲。胡二母亲年轻时很漂亮。胡郎中和胡二母亲结婚不满一年,胡二外婆就去世了。

等到我和胡二上小学的七十年代,生产队已经是抢工分吃饭。胡二的母亲光生得一副好皮囊,身体却很弱,一年四季都在吃药,加上从小娇生惯养,一干农活就全身酸疼。出工少,工分就挣得少,生产队分的那点粮食哪里够吃。但是胡二家不愁,他家也不指望生产队分那点粮食过日子。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别的生意都不给做,唯有胡郎中摆药摊给人看病就没人干涉,就凭胡郎中看病的技艺,胡二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令生产队所有人都羡慕不已。就这么说吧,生产队别的人家一个月不一定能吃上一顿回锅肉,胡郎中家几乎天天都要从国营食堂买回锅肉、大米饭回家吃。

但是,胡郎中和胡二的母亲都不会过日子,“有柴做一架,有米做一锅”,不会节约,不会攒钱。生产队有几个老人提醒胡郎中说:“还是趁早把手艺传给胡二吧!万一哪一天,你不在了,他们也可以过日子。”胡郎中总是说:“孩子还小。还早,还早……”

终于有一天,胡郎中在药摊前正在给一个拉肚子的病人看病,刚站起来,突然就感觉头晕,天旋地转,仿佛街道对面的房子向他压来,右手不自觉颤动,嘴巴不听使唤,一头栽倒在药摊上。等到胡二母亲、胡二姐姐和胡二三人闻讯赶来,再求人把胡郎中送到县医院,医生说人早已经不行。胡郎中死了,在他的药摊上死了……

胡郎中死后,胡二家生计很快就成问题,生活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很快成了生产队照顾的对象。胡二小学没有读完,就辍学住到了山里,跟一个大叔给生产队看牛棚放牛了。他大姐据说跟一个外地人跑了,不知所踪。胡二的母亲在胡郎中死后不到三年也因哮喘病死了。胡二成了一个孤儿。

也就在胡二进山后,我跟他就再没有了联系。几十年后的今天,忽然听到他的死讯,心中忍不住阵阵伤感,五味杂陈。(20220710)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