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是个基本功,掌握三种就够了
最近一两周,重操旧业,捡起一些数据分析的活干了起来。分析在很多工种里面都是基本功,几乎是从大学时代做实习开始,就会被要求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很多时候,这个要求被理解成是会使用 Excel 里面的若干功能,又或者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用“第一、第二、第三”的列表法。无论是实际和人合作,还是作为面试官在筛选人,我见过很多的“分析”像是套了一层模板,而没有实际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 Excel 和面试技巧都有大量可以购买的“从入门到精通”的书籍,但分析这门必修课却一直没有一本教科书。我在好几年前读过一本书叫《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书的翻译质量一般,但里面有一些方法对分析方法的解读是足够精辟的。这里挑一个“定量分析的三种模板”的主题来讲一讲。
这三种模板分别是:比较、构成和变化。下面用一张图表示。
比较
换一种说法就是对标(Benchmarking)。当你看到一个数字的时候,在缺乏参考系的情况下,是没法做出什么判断来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内置一些参考系(按照《思考,快与慢》的说法就是系统一在运转),潜移默化的让我们对眼前的数字进行比较分析。还有些时候,我们往往同时被提供了一组数字,已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分析。但也有可能,我们得自己去寻找合适的标的进行比较,才能看到事情的本原。
比较或者说对标分析被大量的使用在竞争分析中。因为竞争对手做得如何,往往提供了一面最好的镜子,让你可以一下子找到问题的根源。
更有趣的对标,则跨出现有的问题空间,去看其它区域市场(比如:微信在中国已经天下无敌,但还可以和美国的 Facebook 比一比),历史上的其它时期(分析 VR 的早期发展,可以对标智能手机的普及),或者把这些都组合起来(上个世纪美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对零售业态的改变 vs. 智能手机普及后对中国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影响)。寻求对标的跨界越大,则越考验分析者的视野和深度,我的一位同事被称为“对标之王”,就是因为他阅读涉猎广泛,善于深入思考。这也是分析能力真正进阶的唯一通道。
构成
分析一件事情的构成,就是从宏观进入了微观世界。我总是觉得这个分析方法需要和其它两种结合起来用。比如,在对标分析中,我们需要拆解到更低的维度上,进行更为细致的对比。或者在分析趋势变化的时候,不仅仅看整体变化,也关注组分的变化。
变化
或者说是趋势分析。这里不得不先吐槽一下 Excel,至少在我使用的版本里,新建一个折线图默认显示的横轴是“类别1234”,这简直是一个巨大的误导:为什么要用折线图来做类别直接的对比呢?
是的,折线图用来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展示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化。这件看起来简单的事情中,最大的 trick 来自于时间范围的选定。就像下面这张图:
如果只看右下的三张图,选择时间范围的前半段和后半段,讲述的故事完全不同。有时候图表会说谎,好的分析应该能提供全局视角。
除此之外,由于趋势分析的信息量一般都会很大(考虑你同时提供几个对标的趋势变化在一张图上,而且时间跨度很长),所以在图表的制作上也需要有一些技巧。基本的原则是尽量避免趋势线无意义的交叉(如果要说的故事就是 A 在趋势上超过了 B ,那么交叉就是有意义的),以及合理的选择横轴的刻度(越细的刻度,趋势线就会出现越多的“抖动”,但这些细微的变化可能是没有意义的)。有时候,折线图不见得是唯一的解决方案,面积图(Area Chart) 和柱状图 (Bar Chart) 都能提供趋势变化的说明。下面是一个例子 (来自Asymco) 。
好的分析不是"疯狂的图表”
尽管花了很多时间来总结这些“分析模板",但有时候觉得这些都还是“奇技淫巧"。早年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喜欢做一些看起来复杂花哨的分析图表,老板会称赞说“Look at this crazy chart!”。现在回头看,好的分析师在接到问题时候的第一反应就已经很不一样了。这种近乎于直觉的反应,还是来自于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
积累从哪里来呢?一方面是广泛的阅读,特别是那些梳理近一两个世纪的技术和商业革命书。越是靠近现在,这些叙述就越呈现出有迹可循的规律,数据记录也越全面、准确和容易获得。另一方面,则是收集,利用印象笔记这样的工具,无论是纸质媒介(拍照)还是数字媒介(复制粘贴或者截图),都可以大量收集好的分析和图表。有一个说法是保存截图的文件尺寸和分析师的薪水成正比,这个你爱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