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遗憾成就最美的诗篇
1916年,爱尔兰复活节起义,六天后被镇压,领袖处以死刑。
起义发生后,已经50多岁仍旧孑然一身的诗人叶芝创作了《一九一六年复活节》,“一切都变了,彻底变了:一个可怕的美诞生了”。诗人对为之奋斗的事业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情绪,多种困惑与痛苦已经把他逼到了失控的边缘,也让他的人生进入了分水岭中的低谷,他彷徨在无边的迷雾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可以说,叶芝的一生以及所有不朽的诗篇都始终绕不开两个话题:茅德﹒冈以及爱尔兰。
23的叶芝对茅德﹒冈一见钟情,“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叶芝说,我一生的麻烦开始了,就像徐志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箴言。茅德﹒冈虽然富裕出身,但是她却抛开了一切,为了爱尔兰的独立而奔走呼号,这一神圣光环配合迷人的气质,让叶芝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当然,此时的叶芝虽然年轻,但是已经凭借过人的才华崭露头角,其中的诗篇也得到了茅德﹒冈的肯定和欣赏。
叶芝献给茅德﹒冈的一首《当你老了》,经过赵照的翻译,莫文蔚的翻唱之后,红遍了大江南北。深情款款,缱绻缠绵,将狂热的内心缓缓倾吐而出。我们从不怀疑叶芝是位情诗高手,但他对爱情的理解却从不深刻。他急切地向茅德﹒冈求婚,当场遭到了拒绝,他也许不会明白,当他开口的那一刻,他在这场感情上已经输了。可是他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仅未放手,更是变本加厉的守候与迷恋,这也让他一生的感情略显悲剧色彩。也许爱本来就是盲目的,张爱玲也说过,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叶芝第二次求婚同样被拒绝,茅德﹒冈的丈夫在1916年起义中被杀之后,50多岁的叶芝第三次求婚,虽然时隔近三十年,但是依然被拒绝,心灰意冷的叶芝转而向茅德﹒冈的女儿求婚,真可谓是爱屋及乌,但是同样被拒绝,四次求婚被拒是叶芝的悲哀,却是文学的幸运,诗人愈发痛苦,诗篇俞发不朽传奇。茅德﹒冈也曾对叶芝说,世人会因为她没有嫁给他而感谢她的。
现代和平的环境就像春天的沃土,八卦是最有生命力的植物。像叶芝这样痴情的诗人,其跌宕起伏令人唏嘘的爱情更容易在娱乐时代口耳相传,但是叶芝的诗作不仅仅是爱情那么简单。英国诗人奥登曾悼念叶芝:疯狂的爱尔兰将你刺伤成诗。
初读叶芝的中文译作会感觉有些平常,甚至有些句子索然无味,但是当翻阅大量的史料,古代的神话故事,了解叶芝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之后,会发现诗人想表达的情绪都在诗作中做了巧妙的融合,尤其配合原文诗中无懈可击的韵律,每一篇都堪称完美。
叶芝幼时在爱尔兰生活期间接触了大量的神话以及传说,美丽的海岛风光滋润着未来诗人的心灵,让他的诸多诗篇都魂牵梦绕着这些故事和地方,甚至影响他至年老而相信神秘主义和唯灵论。他还有着强烈的爱尔兰民族情结,始终争取爱尔兰的自由与独立,一度成为领袖和代表,所以他的诗篇,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他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引起了杀戮。这些都加剧了他的自我思考,人们在跟别人的争吵中创造了辩论术,而他在与自己的争吵中创造了诗歌。
叶芝说,我的诗篇就是武器,诗人的武器五十年后方能发挥威力。五十年后,爱尔兰选举了第一位女总统,整个国家在向着叶芝所描绘的理想世界不断迈进。
1939年,体弱多病年逾古稀的诗人仿佛已经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遗嘱成诗,最后一句定格为自己的墓志铭: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向前(Cast a cold Eye,On Life,on Death;Horseman,pass by)。从此,本布尔宾山下,诗人常伴,绿水长流。
“从容生活,如草生堤堰;从容去爱,如叶生枝梢。”叶芝流露出的诗化哲理,如酒发酵,历久弥香。人浮于事,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俯仰之间,已然消逝,现实与生活,从容应对即可。如若当爱唤醒了盲目迷蒙的心,不妨用诗歌来审讯生活。
最后,愿理想与爱情无尽的折磨,能够羽化成篇,让你在诗意的时光里随遇而安,随处可栖,随时可息。
赏赐是进步的动力,评论是改善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