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日思Vol.38:关于「三天可见朋友圈」

2017-06-13  本文已影响177人  随易

日思Vol.38:关于「三天可见朋友圈」

2017.6.11

因为微信好友早就达到5000人上限,每次添加好友都要先删一个「腾位置」,最近翻了很多很久不联系或者不太认识的人朋友圈,作为是否删掉的标准。发现现在不少人都把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好友仅3天可见」。

先是让我想到了一个吐槽段子:陌生人还可以看10条的朋友圈,但好友却只给看3天,要你这好友有什么用?

这个段子非常「段子」,拿不适合对比的事情做对比,目的就是为了放大了情绪,达到吐槽、传播的效果。我拿一个朋友实验如下:一个个人微信,开了「对好友可见3天朋友圈」以及「对陌生人只看10条朋友圈」,作为好友身份,我只能看到3天的朋友圈,但作为陌生人(是的,我让他删了我),看到的内容一致。略有不同的是下面的提示变成了「非对方的朋友只能显示最多十张照片」。

所以上面的段子不成立,但「好友3天朋友圈」可见这个设置的举动背后,象征的意义和细微的心理却挺值得玩味。

和一个这样设置的朋友聊过,她的表达总结下来有2点:

• 不太喜欢过去的自己,一个月前、三个月前、半年前;

• 她并不希望其他人觉得,她自己的生活就只是朋友圈展示出来的那样;甚至她会觉得,别人的这个潜在的看法会潜移默化影响她自己,认为她的生活就只如朋友圈里的那样。

可能这个朋友的理由过于「非典型」,但却说出了一个现象:大家对朋友圈的认知,已经逐渐成熟,它并非一个人的全部,也并非真实的样子,朋友前就像是美图秀秀的滤镜一样,充满了迷惑色彩。并且很多人已经有了对朋友圈的「反滤镜功能」。

这个问题我朋友也反问了我。我的朋友圈常年门户大开,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微信好友都随便加(这部分之前聊过,我把朋友圈当做一个我的观察窗口,可以看之前一篇文章)。我之所以从来不对朋友圈展示做限制,甚至几乎不删朋友圈的原因在于:

• 我也觉得过去的自己有些幼稚、可笑,但我完全接受自己过去的不堪和傻逼,那也是我的一部分。大厦不可能没有地基,那反而是我一步步变成现在样子的路径,在我看来反而是珍贵的;

• 我的朋友圈尽我所能保持真实,我怎么想就怎么发,不做过多修饰。我的朋友圈经常是被某个东西出触发,然后情绪的直接流露。真实的东西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线上线下这都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尽可能地保持真实;

• 由于第二条的存在,这些朋友圈内容反而成了我的「记忆辅助线」,它能快速帮我回忆起某个时间我的情绪、状态、心情,有段时间非常焦虑,我看到那个时段自己的朋友圈时,浑身都不舒服,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状态;相反,看到某个时段的朋友圈,我甚至会不由自主笑出来。它成了我抵抗时间流逝、信息碎片化、个人信息量过大的一个小方式。

我还没来得及问更多人为什么要设置「好友3天朋友圈可见」,我觉得应该会有更多有趣的原因。如果你是,不妨后台留言,我们聊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