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十八式之干掉一碗鸡汤
在这个鸡汤泛滥的年代,很多人谈鸡汤色变,比起诗歌、小说、剧本,鸡汤貌似是不入流很low的写作。
我也曾是这样,一名反鸡汤阵地最正义的勇士。在简书鸡汤文一律不点开看,发展到后来甚至看见类似鸡汤的题目还反感。
所以,写作这么些年,我竟然从来没有写过一篇鸡汤!
哦漏,直到昨天晚上睡觉之前,我用手机迷迷糊糊写下了一篇励志鸡汤文,变天了。
对鸡汤文有了新感悟,原来,大家反感的另一个原因也正是在于——它满满的套路。
有套路所以极容易上手,容易上手的结果就是人人能写,人人能写肯定会泛滥,泛滥就会泥沙俱下,泥沙俱下千篇一律的后果就是导致这种文体的写作生命迅速枯竭。
然而,为什么谈鸡汤文你就反感,咪蒙每篇文章的阅读还能保持100000+呢?
你可能会说人家标题巧,主题好,语言逗,每个人似乎都能写出一篇《论咪蒙文章10万+秘密》的小论文。
也许你还会反驳,鸡汤文谁不会写呢,无非就是金句+故事|金句+故事|金句+故事的堆砌嘛,没有技术含量,我不屑于写罢了。
的确是这样,鸡汤文的结构就是我们高考时代最擅长写的议论文——分论点+事例,分论点+事例,分论点+事例的三点式。区别在于把那些用烂掉的遥远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换成你身边活生生的例子。
因为不是命题作文了,这个topic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提炼,topic取的好,让人眼前一亮,文章也就成了7分。
所以,评判一篇鸡汤的好坏无非两点:是不是新观点,有没有新材料。老生常谈的东西就不要写了,越努力越幸运~姑娘,你一定要相信有个人正穿越拥挤的人潮向你走来~看看咪蒙的标题都是些啥,《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如何在这个操蛋的世界保持开心》《我如何成功的开垮了一个公司》《嫉妒,让人进步》世说新语,正话反说,出其不意,语不惊人死不休……
鸡汤文的金句也不是拍脑门拍出来的,你也需要积累些读书笔记电影台词啥的,甚至是一些广告语。
写文章呢无非两种思路,一是主题先行,一是故事先行。
主题先行就是你看了一句特别燃的话,真励志啊,感悟好强烈,我得写下来,然后引经据典,搜肠刮肚把看过的,听来的,了解到的一些材料写一篇;故事先行就是你有很多故事事例,趁机发挥你的联想能力,有一天你突然顿悟,原来那些牛逼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那个人的经历跟电影里头的桥段很像啊,牛逼啊,我参悟到了一个真理,赶快把故事摞一摞,提取几个中心金句写下来!
说完了写作动机,再来说说当下鸡汤文的风格,目前来看,市面使用较多的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老太太讲故事谆谆教导式,哎,那谁,给你讲个故事啊,我认识一个人他可励志了,人家一天学没上过,竟然出了两本书了,你不知道啊,那一本新华字典查的烂烂的……小人物的逆袭,加上至理名言,一个事例写好了,然后再讲一个,我还认识一个这样的人……
好燃啊,人家这样都成功了,你还有什么脸不努力。这些事例可以是递进式,可以是正反对比式,你随便运用,总之,事例要有带入感,少讲那些高大上摸不着边的牛人,多讲身边的小人物逆袭事,讲完了别人的,最好再把自己的故事也带入进去,顺便做一把精神导师。
另外一种是展示型,老太太讲故事用烂了以后,现在这种方法越来越多人使用,它有点像写小说,一种场景化的讲述,例如:6点整,lily踩着她的10cm高跟鞋准时从望京soho出来了,她要去参加一个聚会,那是她的另外一个战场,以前她是小城来的……当lily在喝红酒时,她的主管lucy也下班了……像新闻深度报道一样,一一呈现不同主人公故事,一般这种鸡汤多是毒鸡汤,读者看完之后,一阵唏嘘心酸,雾草,写的这不就是我的生活嘛,最后,金句结尾,意味深长。这种场景化的展示非常具有带入感,让人看了闹心。
讲完了写作套路,最后我还想再说一点写作责任感的话题,没有正确的三观尽量少写鸡汤文吧,避免做出不好的误导,每个作者应该对自己的文章与言论负责,考虑一下你的很多读者有可能是很纯粹的小学生。
写鸡汤故事,切莫哗众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