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连悦读】剽悍读书营剽悍读书营

共情是表达的终极武器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1人  320944c9bee3

01
昨天,趁着吃饭的时候,和家人一起看了最新一期的《奇葩说》。这一集可谓说高手的对决,两队成一组,黄执中和马薇薇一组,肖骁和邱晨一组,其他成员则分别是各自的队长。辩题倒没有很新奇,就是有一个关于测试爱情度的按钮,按还是不按,正反方分别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正方是黄执中、马薇薇、颜如晶、傅首尔,反方是邱晨、肖骁、杨奇函、沈玉琳。

从组合上看很有趣,像是强强联合对个性鲜明。但是,成熟的辩手有时很容易陷入一个僵局,就是对技巧太过熟悉,以致于变成一种套路,难以从新的角度,或者情感方面打动观众。这一期正方给人的感觉正是如此,观众反应平平,可是反方却带给了观众很多冲击,甚至连高晓松都点评打得很精彩。

02
虽然对辩论的规则、流程不熟悉,《奇葩说》作为大众娱乐的节目,却非常接地气,每次的话题都是围绕大家关注的热点。其实,也并没有给出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反而通过正反方的辩论,去触动思考,最后找到自己的答案而已。

这期肖骁的表现的确很亮眼,尤其是说到自己的经历时,更是把大部分观众的情绪带动起来。即使他的观点有些脱离辩题,却建立了自己强大的论点体系,以致于对方想要反击都太过无力。

03
肖骁提到自己在《奇葩说》的经历,提到自己的不自信,以及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作出的努力,一点点在改变,一点点在进步。在旁人看来,他是在不断成长,逐渐变得强大。可是他却说,并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为了变得更好,不得不隐藏自己的弱点,不能再随心所欲的表达,要开始学习技巧,表达要有逻辑等等,那些他曾经不屑的东西,慢慢地把它们作为自己强有力的武器。

可能,恰是这一点,戳中多少人的心。在外奋斗的游子,为了在城市里生存下来,为了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要不断改变自己,回看过去那个天真、淳朴的自己,或许会怀念,或许会无视,但是始终回不到过去,也是在表达一种无力感吧。

所以,在学院派高手黄执中表述完之后,肖骁凭借着最后的发挥,把分数拉回来,最后以多9票胜出。从不被看好的队伍到获得欢呼声,是用心的成果。一次次地修改辩论稿,疯狂和队友讨论,成功令大家对他改观,也看到了在这个时刻他的成熟和担当。

04
反观正方,一直在循规蹈矩地表达观点,不敢有任何突破,流程化的模式自然难以引起共鸣。而反方,从不同角度,更加接地气的方式,一次又一次找到大家心动的点,给人的感觉更加真实、可信。

这个话题从了解对方到底爱不爱自己,到这样的真相有什么意义,感情是一道主观题无法进行量化,直至所有的标准应该围绕到底够不够爱自己。整个辩题的意义似乎升级一个层次, 大家的思考也更加深入,不只是停留在该不该按,更多的是去思考个人在感情里应该如何修行。

05
我们都希望在与别人沟通时,对方能够听到心里去;提出建议时,能够有效地帮助对方解决难题;即使是辩论时,希望有更多的人认可自己的观点。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那些说话可能不怎么利索,或者不是那种能言善辩的人,他们说话的效果竟然比出口成章、能言善辩的人更能打动人、吸引人,其中的原因除了够真诚,还有就是能够和听众引起共鸣。

常常觉得自己的弱项是表达,也曾非常羡慕那些在会议上流利表达,出口就是一个故事,内容生动又有趣的人,甚至想过要参加专门的培训班学习怎样讲话。转念一想,目前来说,自己要的是效果,而不是技巧。根据自己现在情况,日常沟通没有问题,但是在人多、正式会议场合,就难以做到反应迅速,能够立刻组织语言,顺畅表达出来。

借着这次的启发,其实也可以先从这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说慢点。不用急于反应,可以在大脑中构建一个框架后再说;

二是写出来照着念。要立刻改变发言习惯不太现实,但是把想说的话先写下来,一字一句照着念,不仅能减轻压力,也可以调整发言的节奏,显得从容、淡定些;

三是从自己的故事出发。总有些时候,没有办法提前构思,需要给出自己的反馈,不妨尝试把触动到自己的点出来,并回想自己的相关经历,说明触动原因、对自己的启发等。

这样看来,人生要修炼的事情何其多。不过,也正是把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作为终极人生目标,似乎连日常生活都可以变得有趣些。不足没什么可怕,不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努力,只要比以前进步一点点,就是巨大的胜利,何必给自己施加一次就做到完美的压力呢?

5378-晓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