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成长类文章心理学文章

如何解决职场的拖延、焦虑、工作倦怠、孤独问题

2021-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悠悠小海鱼

本期主题:焦虑、拖延、孤独、自闭,是你吗?

现代人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状,比如强迫症、拖延症、失眠焦虑等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

大家说的上述情况,相信90%的职场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

那么,如何自我心理疏导,又该怎么寻求专业帮助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案例,分析一下具体情况

案例分析

情况1:职场压力导致失眠焦虑

安娜是一个白领,领导第一次让她独自负责一场大型会议时,经常失眠,睡前脑海里总是会反复循环关于会议的各种细节,经常担心自己如果搞砸了该如何是好,于是心情焦躁,常常恐慌,有时甚至头晕胸闷。

问题:如果你是安娜,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办?你们有过焦虑吗?你认为焦虑是好还是坏呢?

会用一些方法调节焦虑的心情:

不太过看重这件事

想如果这件事失败了,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自己能否接受,比如是被领导批评一通,同事里丢脸,也不过如此,那又怎样了?而且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越焦虑越影响发挥,不会平和心态看待,当成成长的机会。

适度的焦虑是好的,过量则有危害。一定程度的压力和焦虑,可以提升效率,催化产出成果,成长进步,但一旦过度,则会陷入情绪内耗中,降低焦虑和产出,还影响身心健康。

问题:平时自己有没有应对焦虑的办法?

1)我们要解决焦虑,首先要了解焦虑的成因:1)行动力缺乏、拖延造成的,行动力和价值观不匹配,想的多,而实际做的少;2)攀比心带来的;3)负面思维带来的:悲观、放大化、永久化、灾难化、非黑即白、全或无、完美主义的思维等;

同样一件事,比如你做某件事失败了,没做好,乐观的人会想说,我只是这一件事这一次没做好,不代表我整个人的能力不行,我这个人不行,我吸取到了经验,下次会做更好。而悲观的人会放大到,这件事做不好,等同于我这个人没有价值(放大化),我以后永远都一直做不好(永久化),这件事做不好或现在做不好,我就永远都不行了,整个人生都没希望了(灾难化,全或无),于是,导致了过度焦虑。以前我这方面思维挺严重的,现在好多了,虽然还有一点,但可以很快调节回来,继续去做事。觉察到不好的负面想法,要觉察,和去修正,去自我反驳,转换成积极的想法。

2)解决焦虑的方法:

3)增加行动力,直接行动起来。只关注当下,不想未来,进入心流状态。

4)不要比较,学会知足。欲望和妄念让你焦虑,接纳让你心定。用允许接纳的态度,去接纳现状和情况,告诉自己,我允许,我接纳。

5)觉察和转换负面的思维观念,适当降低要求,不要过于急功近利完美主义,培养正向积极的思维。

6)不要自我攻击,给自己负面评价。

7)做一些腹式呼吸,冥想等。

8)用一些自我对话或者减压方式,比如,写日记,读书,画画,运动健身,打球,唱歌等,纾解压力和焦虑感。

9)多交一些朋友,跟理解自己的朋友适度倾诉聊天,寻找社会支持

10)看淡一点焦虑这件事,不要太紧张接纳它,不要过分在意

我们可以和焦虑和平共处,每次出现焦虑情绪时,请把它当成一种信号,检验是哪个环出现了问题,哪里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和心理是什么感受。因为焦虑情绪无法安然入睡时,不必过度在意,可以看会儿书,追会儿剧,一晚上的睡眠短缺并不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表现。存在必合理,每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利用好焦虑,你可以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问题:其实现在“躺平”这个现象也很火,那我们面对压力时躺平是否就能避免焦虑呢?

怎么说呢,如果实在特别焦虑,影响健康和生活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这个方式。毕竟当价值观和行动力不匹配,想要的和现实不匹配时,就是应该要么真正改变现状,要么调解心态,学会知乎和接纳,佛系一点确实容易快乐一点。

但有个问题就是,太过佛系了,容易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动力,又容易陷入抑郁或者倦怠情绪里了,虽然要适度,最好还是从所做的事情和工作里,找到兴趣乐趣,看到价值和意义,用一种不抱怨的态度去面对,活在当下,专注于所做的每件小事。或者明确自己的目标,朝着不断努力,就会充实快乐有成就感。

情况2:拖延症

战胜焦虑之后,不久,安娜又遇到了一个问题,拖延。每天早上来到公司后,刷刷微博看看新闻,眼瞅着饭点快到了才开始工作。需要提交的方案迟迟不写,不到deadline绝不开始,被逼到最后只能工作得越来越晚,越来越晚。日日加班,如此循环,整个人的状态都不是很好。

问题:拖延症其实是当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点,你们会有吗

偶尔也会有,当感觉困难时,不想做时

问题:那拖延到底是因为什么呢?(道理我都懂,就是想拖着)

1)爽,最小成本实现,不然早做晚做都是做,那就晚点再说先玩;

2)懒,动力不足,比如早上想多睡一会,卡点到,也是一个道理。拖延的背后,其实是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渴望,比如没玩够,想要玩。

不要压抑本能的需求,反而越懂得玩好的人,越能学好工作好,专注享受每个当下。

3)完美主义和畏难情绪

拖延往往是因为,完美主义和畏难情绪造成的。一件你明知道重要的事,却拖着迟迟不做,直到deadline前,是因为要么你屈服于惰性,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和重要性,找不到兴趣和成就感,于是不断拖延;要么是由于你过于重视这件事,又觉得对于自己太多困难,不知从何下手,不懂得如何划分目标到具体可行的步骤,又完美主义,对自己要求特别高,深怕自己做不好,顾虑太多,或习惯自我否定,才导致心理上的畏难情绪,不断拖延,迟迟不开始。比如以前我就经常习惯自我否定,面对一个不熟悉的没做过的大的任务时,总觉得自己做不到做不好,就迟迟不开始去做,是一种心理上的逃避。但你不做,逃避了没表现好的可能,也逃避了成长的可能性

问题:如何改善拖延症呢?

1)意识到,拖延的坏处和危害,和不拖延的好处。找到早完成的成就感和爽点。

2)设置deadline和阶段性目标

3)培养自己看价值的能力,和找到兴趣

4)改变完美主义倾向,先做起来。

比如《微习惯》一书里,就讲到要建立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不可能失败的小目标,先小步启动起来,比如想运动,就设定目标每天必须做一个俯卧撑,想读书学习,就设置目标,每天必须读1页书,重点在于启动和坚持,你会发现,做着做着就有兴趣继续做下去了,就会超额完成。

如果真的又拖延了,也不要陷入自责情绪,自责、内疚、恐惧,这些都是增强拖延、阻碍行动的。先小步做起来,比如想坚持读书,就每天读一两页开始,不用贪多,先做起来,建立习惯。然后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坚持,希望从中获得什么成长,质大于量。也可以懂得取舍。

5)另外,拖延不是病,反而也可能是你更了解自己的机会。举个例子,比如,你不喜欢学英语,每天拖延,但你却每天坚持在壹心理app上听书听课学习,同样是学习,为什么一个拖延,一个乐此不疲呢,这是不是说明,心理学是你更感兴趣,喜欢学习的领域,你可以通过自我觉察,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去发展长板。而不是一味地责备自己拖延。

情况3:职场双面人/工作倦怠

后来,安娜跳槽到了乙方公司,每天面对甲方“五彩斑斓的黑”的要求,公司要求她们面带微笑,态度亲切。于是经常嘴上笑嘻嘻,心理mmp。然而下班后,就像浑身没劲了一样,只剩下疲惫。甚至经常因为,下水道堵了,停电了,下雨打不到车这样的小事就炸毛、崩溃大哭,而下班之后的生活也毫无热情,回家只想躺尸。

问题: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你们或者身边的朋友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有个朋友,之前打羽毛球时认识的,她也是说刚换工作也换了岗位,很难适应这个新领导的工作和沟通方式,总是感觉沟通不到一个频道,不知道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心累,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刚工作时也有过这个困惑,每次换一个直系领导时,也会有这种工作沟通方式上的磨合阵痛期。她也在纠结,是这个工作不适合她,还是只是这个领导的风格不适合她。

当时我就建议她,多跟领导沟通几次,看看有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更好地合作工作,如果3-6个月后还是无法适应,再考虑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自己。也可以看看同岗位的其他地方是什么样,到底是岗位不适合,还是只是这里不适合,还是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适应方法而已。

还有两个朋友,问题大概都是,领导权力比较大,话语权比较重,又感觉不够专业,想一出是一出,经常指挥他们做了很多无用功的感觉,工作缺乏意义感、价值感、自主权,就容易倦怠。

问题:从专业的角度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1、缓解压力和接纳、抒发情绪,接纳自己有负面情绪的事实,是可以被允许的。

2、大多数人职业倦怠,是因为工作没有太多的决定权,自主权,被动去干,还总失败,方向错误,就容易丧失动力。

如何激发动力:

- [x] 赋予行动意义和价值,想想最终的目标,为什么做这个,能从中获得什么成长

- [x] 掌控权,责任感

- [x] 自主权决策权,做决定

 

问题:如果你是安娜,你会怎么调整自己的情绪呢

学会转换看待工作和工作里的问题的心态和眼光,用更积极的视角,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不要太贪心啥都想要,懂得取舍,懂得知足感恩,不抱怨,专注于所做的每件事的当下,想我能从中锻炼到自己什么。能怎么更好的沟通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

当时我就建议她,多跟领导沟通几次,看看有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更好地合作工作,如果3-6个月后还是无法适应,再考虑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自己。也可以看看同岗位的其他地方是什么样,到底是岗位不适合,还是只是这里不适合,还是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适应方法而已。

情况4:孤独症

安娜独自北漂,家人和好朋友都不在身边,在工作的这几年中,她经常独来独往,周末不是宅在家睡到黑白颠倒,就是看剧吃外卖,无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忧伤,于是经常感受到失落和孤独,久而久之,内心逐渐更加自闭。

问题:如果你是她,会更自闭还是会做什么来改变?

我会出门参加社交活动,寻找社会支持,认识更多人,开阔眼界和思维。也能明显缓解孤独感。

问题:之前有很多心灵鸡汤,说人要学会独处。你们平时独处时会有孤独感吗?都是怎么独处的?

曾经会有,现在还好了。以前独处会有孤独感,是因为性格外向,需要从外界获取能量,却社交能力差,朋友少,加上自己精神不够富足那会,现在不会了,一个是有了一些能聊天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有了更丰富和独立的精神世界,更自信,有自己喜欢热爱的爱好可以去忙,比如读书写作心理学等等,独处时就不会觉得孤独。

人还是得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兴趣爱好,人生目标,小梦想啥的,精神就会富足很多。

案例:社恐、自卑、社交障碍

安娜因为本身性格有些内向,不太擅长人际交往。加上初入职场有些自卑。有时,会议上被领导cue到,当众发言,就会战战兢兢,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让同事和领导看不起。和同事聊天一不小心说错了话,也会担心对方耿耿于怀。于是整天忧心忡忡。

问题:你们初入职场时,有没有这种心理?或者身边的实习生小同学,或新同学会这样吗?

初入职场时,我也会这样,因为但是性格谨慎胆小完美主义在乎面子,生怕哪里表现得不对不好,但其实,大家可能根本就没有注意你,也不会在乎你这些自认为出丑的小细节。其实,群体活动时,大多数人都是关注自己,而没有过分关注他人的。

问题:作为过来人,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初入职场可能不太擅长人际交往的新同学?

有朋友有恐惧陌生人障碍:一个朋友,在熟人面前很自在,但在一群陌生人多的地方,就会紧张不自在,一起玩游戏得时候就会觉得别人在盯着他。尴尬,害怕自己出丑出错,脸红,身体发热,慢慢就变得不积极了。

心理动力加心理资源不足的问题。

写给“假内向”,但需要社交能量,想改变的人的小建议:

1)不要太看重这件事,放轻松。其实不必太关注别人对你的看法,其实那么多人关注你的表现,人都是关注自己的。

2)心理动力: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目的论。很多人是心理动力不足,就想缩在舒适区,觉得现状还不够难受,足以让他想改变。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它是否真的影响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了,你是否真的想改变,增强自信和心理动力。

3)当出现社交不适时,不要强迫自己。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刻意练习,一点点扩大练习区。主动失败,训练耻商。

其他问题:

1、与拖延相对,遇事容易急躁该怎么调整?

遇到事情,先暂停3秒,腹式呼吸,想清楚后,再行动。

2、因犯错而产生心理阴影,导致下一次不敢再执行类似的任务,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重新看待这件事,避免过度自责反刍,正确合理归因,不要放大化、永久化、灾难化,从中吸取了经验,下次不就可以做得更好了吗~

希望大家都能更好地解决好职场用的这些心理小问题,拥有更好的职场发展和更幸福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