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的基本会谈技巧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392天 2022-05-05
1、倾听
倾听什么人和什么事对来访者而言是重要的。
我们要学会用建构解决之道的双耳去倾听来访者的内心声音和故事,而不是用自己的参考架构对之加以过滤。
来访者在乎的不一定是目标,这点要加以考量。不要太快进入解决阶段,要扩大优势资源,成功经验。试试看一小步。
倾听三个重要的结果:第一,迅速让工作者聚焦在案主参考架构中的某些重要部分,第二,抑制了工作者对案主所说的内容进行评估的冲动。第三,有助于预防从倾听者的角度出发而产生过早的问题解决情况。
2、注意可能性的征兆
注意,意味着从脉络中抽取出某些东西,注意这个行为反映出动作发出者的兴趣,信仰和假设。认真留意来访者说的所有的话,他们会告诉我们他们自己想要的不同境遇,过往的成功经验,或者他们已经尝试改变情境的方法。这些都是可能性的征兆。
可能性,而并非绝对的正向光明。
3、形成问句
一般来说,与来访者会谈是一个形成问句、提出问句、倾听答案,然后再形成另一个问题及提出下一个问题的过程。在助人或治疗会谈中,工作者的任务是聆听和形成问句,而来访者的任务是进行回答。
提出问句不仅是一种可以从来访者身上获得有关问题,解决办法和其他有关信息的方式。同时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常常给会谈的来访者带来新的体验,并为未来创造新的可能性。
形成并提出问句的重要通则:从来访者最后或较早的回答内容来形成下一个问句。使用这个原则,必须要在来访者的参照架构内进行。
4、获取细节
上帝(或恶魔)在细节之中,有效的建构解决之道同样需要获取更多的细节。
来访者常常给出模糊的陈述和笼统的结论,获取细节意味着询问来访者有关陈述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及如何的问题,一般不包括为什么的问题。有效的建构解决之道需要获取更多的细节。
5、回应案主的关键词
关键词,是来访者用来描述他们的经历,并赋予这些经历意义的词语。在确认案主关键词的时候,有些原则要记住:一是来访者经常会重复关键词,二是来访者经常对关键词赋予感情色彩,并给予特别的强调,三是来访者特有的用词方法也值得引起注意。
6、并入案主的用词
并入案主的用词,意味着我们是直接用来访者的语言在工作,尊重他们的参考架构,用他们先前的陈述来提出我们的问题并进行回应。
7、开放式问句和封闭式问句。
封闭式问句,用来缩小案主的焦点;而开放式问句,则拓宽了案主的世界。封闭式问句倾向于询问案主确定的事实,而开放式问句适合询问案主的态度、想法、感受和知觉。
封闭式问句,常常冒着工作者使用自身参考架构的风险;而开放式问句,则更可能聚焦于案主的参考架构。
8、总结
总结,就是在会谈一个段落后,我们重新整理并描述案主的想法、行动及感受。如果总结是以开放的精神去描述和呈现的,那么常会产生邀请案主陈述更多的效果—纠正、修改及补充工作者的总结。
总结,还能够帮助工作者根据案主刚才所说的话形成下一个问句。
9、语意重述
语义重述,有时也被称为内容反映,它是指倾听者反馈案主刚才话语中的要点并简单澄清案主刚才所做的评论。
语意重述比总结更为简短,且不会打断案主的思路,并能有效地向案主表示你真的在认真倾听他说话。通过语意重述,我们向案主发出邀请,让他澄清和拓展他的故事。
10、沉默的使用
我们要增强对案主沉默的容忍,来访者需要时间去思考。通过保持沉默,给来访者机会去组织答案。如果提高了自己保持沉默的能力,来访者很快就会明白,你不打算帮他们回答问题,他们就会自己努力找答案。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或许沉默并没有什么效果,要保持觉察。
11、非语言行为
在建构解决之道的过程中,当你放下自己个人的参考架构,努力去倾听什么人和什么事,对来访者而言是重要的。以及当你能找出可能性的信号,且使用并入来访者用词的位置问句去询问更多细节的时候,你的非语言沟通便会自然地倾向于搭配你跟来访者讲话的内容,进而呈现出一个整体的状态。
12、注意案主的非语言行为
非语言行为的意义必须放在来访者的脉络中才能被理解。建构解决之道取向,通过未知的问句和来访者在自身参考架构内作出的回答来创造改变的可能性。
然而,当你开始会谈时,要注意来访者对你的陈述和问题做出的非语言反应,因为这些回应是关于你的陈述和问题,是否尊重来访者,是否属于来访者的参考架构的重要提示。
13、自我揭露。
有时候咨询师告诉来访者你在想什么是重要的,可以帮助咨询师去理解和澄清来访者对自己生活的知觉。对于自我揭露最佳的理解是使用询师的知觉,批判性思考能力及想法,将其作为建构解决知道过程的工具来使用。
14、赞美
赞美,应当以来访者和你的话语沟通中你所察觉到的事实为基础。赞美有助于发现来访者更多的优势和成功信息,赞美可分为直接赞美,间接赞美和自我赞美。
15、确认来访者的知觉
知觉,指的是个人自我觉察或觉察其生活的一个层面。而且这种觉察透过感官个人思考和感觉能力以及个人的知觉而达成。
从案主的语言描述中去探索和确认案主的知觉,是建构解决之道会谈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16、自然同理
在对话中并不需要特别把情绪的议题分离出来,这样才有利于和来访者建立一个合作性的工作关系。你的非语言技巧,语意重述的技巧,确认来访者知觉的技巧等都能点滴传递出实务工作者是否具备同理心。
17、一般化
在案主的问题取向式对话中,一般化的技巧常用来帮助案主思考,判断他的困境是否已经超过其一般生活困扰的范畴。这意味着反对将生命中预期的挑战看成是很根深蒂固的困扰和个人病理性的问题,一般化技巧必须被自然而自信的表现出来,不然案主会认为咨询师低估了他们的挣扎。
18、将焦点移回到案主身上
大部分来访者在描述他们的困扰时,都会明确表达他们想通过和咨询师的关系达成某种目标,但他们却常常期待别人做出改变。为了能够将无力感转变为赋能感,案主必须转换他们的焦点,他们应该减少将焦点放在他们所不欣赏的人和处境上,而应该多聚焦于在此情境中他们想要的改变,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在解决过程中的参与。
19、探索来访者的意义
在建构解决之道的取向中,我们不倾向于去解释案主的经验。我们相当仰赖案主的专家地位,对于建构解决之道而言,最有帮助的意义是案主以往的成功经验及未来的可能性而非问题本身。
20、关系式问句
关系式问句,是用来邀请来访者对人际互动事件进行描述,并探究其意义所在,人们大都活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有很多人对来访者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当来访者开始描述他们的问题以及他们所渴望的生活改变之处时,他们常常会以重要他人的观感作为参考架构,找到来访者的重要他人是谁,并且把他们编排到你的问句中,以鼓励来访者去描述他们的处境。他们想要的不同以及如何在互动关系中启动解决之道的发生。
21、拓展解决式的对话
案主和咨询师之间解决式的谈话,能够说明案主想要有的改变及其的生活中能够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案主或许还在坚持聚焦于他们不喜欢的生活和他人,他们仍处在问题时的对话中。
然而,当我们引导出解决方向时,大部分案主便开始进入解决式的对话中。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有意识的将会谈转换到解决式的对话中去,并鼓励案主尽可能多的提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