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项伟大壮举!从3000万到0,中国如何一步一步消除疟疾?
疟疾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分布广泛,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
疟疾的发病和死亡多发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和部分欧洲地区也受到影响。据估计,2011年全球有99个国家和地区有持续性的疟疾传播,33亿人处于疟疾威胁之下,因此,减轻疟疾疾病负担已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连续3年没有本土疟疾病例,并建立有效的疟疾快速检测、监控系统,制定疟疾防控方案,就可以获得消除疟疾认证。
6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宣布,中国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4年无本地原发感染疟疾病例报告,中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这意味着我国百姓从此不再惧怕疟疾,再无因疟疾而病危。
这一项伟大的壮举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汇聚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和牺牲!
从古以来,我国南方多瘴气,贬谪的官员被发配到岭南,就觉得回乡无望,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人染瘴气易得病,这里的瘴气就是疟疾的别称,民间又称疟鬼。
我国古代的百姓深受疟疾折磨,韩愈有首著名的《谴疟鬼》写疟疾:屑屑水帝魂,谢谢无馀辉。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
由于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学无法确定传染源,古人大多认为疟疾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中国古代医家认为疟疾由感受疟邪引起,这种不明确病因的情况导致大多数患病者不治而亡,极少数能够,就连康熙帝也差点儿被疟疾夺走龙命!
1693年,康熙患疟疾久治不愈,朝内太医束手无策,无奈之下,传教士献上金鸡纳树提炼出的药物奎宁,康熙才被治愈。
然而奎宁并非根本良药。一是因为种植难度,金鸡纳树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不可能普遍栽种;二则是金鸡纳树本身有着严重的副作用,病人容易出现腹泻、哮喘、耳鸣、急性溶血。即使治愈了疟疾,它也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比疟疾更致命的副作用。
于是,西方科学家研发出奎宁及其同族化合物氯喹和阿莫地喹等喹啉类药物,这些药物在预防和控制疟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寄生虫对抗疟药物的耐药性增强,研发更高级的药物迫在眉睫!
20世纪40年代,中国每年的疟疾病例数高达3000万。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俱兴,然而疟疾这一古老的疾病却影响着全国将近7—8%人口的生命健康,成为新中国发展路上的绊脚石之一。
因此,1956年,卫生部召开全国疟疾防治工作会议,制定了《疟疾防治计划》,计划在1956–1967内消除疟疾,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取得的成果进展缓慢!
1955年,越南战争爆发!
1961年,美国介入,发生了著名的北部湾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1965年春,我国决定向北越派遣援兵!
出兵并非易事!疟疾就是第一道威胁!
越南山高林密,是疟疾这种寄生虫病的养殖所,因此集中精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预防或控制疟疾的驱蚊剂和药物被提上日程。
1967年5月23日至30日,有关部门审议批准了一项紧急的战备项目,史称523项目,目的在于集中军事、政府和民间的力量,研发一种驱蚊剂以预防或控制疟疾的药物。
为了寻找一种价格便宜,治疗有效迅速,预防应持久的抗疟疾。523项目组的研究人员研究超过2000种的中药,发现了其中的640种可能有抗疟效果,用小鼠模型评估了从大约200种中药里获得的380种提取物!
然而,这个发现并没有在之后的实验中重复出来,因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可能对青蒿素的药性都有影响,研究有陷入僵局!
为了找到合理的解释,屠呦呦等人翻阅历代古籍。
终于柳暗花明,研究人员发现了唯一一篇关于使用青蒿减轻疟疾症状的文献——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文中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给了屠呦呦灵感!
传统的提取方法里的加热步骤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活性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中提取可能有助于保持抗疟活性。果然,在使用低温提取方法之后,提取物的活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终于,在1971年10月,523项目组获得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这份提取物对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和食蟹猴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有着100%的疗效,标志着在青蒿素治疗疟疾研究上中重大突破!
1981年,523项目结束!
时隔多年,青蒿素联合治疗被证明是21世纪初最有效的抗疟疾治疗,被广泛采用,拯救了很多生命!屠呦呦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前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
如今,在中国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4年无本地原发感染疟疾病例报告,中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说明我国几十年来的治疟颇有成效,子孙后代再不受疟疾折磨,这应该是一代又一代学医者的共同愿望!
现在,这个盛世如他们所愿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