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2

2022-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清风8351

【原文】

子谓南容①:“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②。”

【注释】

①南容:姓南容,名适(kuò),字子容,孔子的高足。

南宫适:(生卒年待考),字子容,亦称南容;鲁国人。著名春秋末期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

孔子称赞他是“君子”、“尚德”之人,连自己的侄女都嫁给了他。

唐朝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为“郯伯”。宋朝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为“龚丘侯”,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改封为“汝阳侯”。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改称为“先贤南宫子”。

②兄之子:孔子的哥哥孔皮,此时已去世,故孔子为侄女主婚。

【翻译】

孔子评论南容时说:“国家政治清明时,他不会被罢免;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也可免于刑罚。”就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解读】

“国有道时,南容能为国用。”国家有道,天下太平的时候,南容可以被国家任用。他讲的话,国君能听。“国无道,则以其明免于刑戮之祸。”“其明”就是智慧,他有智慧,他能够看形势,我们讲“识时务者为俊杰”,他非常识时务。该出来的时候,他才出来;不该出来的时候,他绝对不出来。该讲话的时才讲话,不该讲话,绝对是封口,所以“免于刑戮之祸”。这讲到“出处有道,此是其贤”。出处是言语说出来,真正能够得到国家的任用,他贤就贤在这里。

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容,也表明了南容的贤明与仁德。本章里,孔子说得比较具体,南容善于处世,在治世能有作为,在乱世能保全自己,这也反映了孔子的择人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