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听我说惜时

这个社会,你在第几层

2018-09-16  本文已影响12人  Ewdin_March

        这个世界即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多少人降生的那一刻起人生就注定不同,但又有无数的机遇和选择通向成功。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句话出自《圣经·马太福音》25章29节,后人以此为典故,归纳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马太效应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从社会稳定开始,这个规则的效力就会愈来愈强。

        从2000到现在,多少人前往大都市,农村的荒地越来越多,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像今天的日本一样,无数村庄和城镇凋零衰败,但东京和大阪都市圈繁华依旧。这是一个残酷的现状。大都市拥有优质的政治资源、商业资源、教育资源、人力资源……这些优质资源吸引着无数优秀的年轻人,而优秀的年轻人将推动大都市的繁荣发展,从而让大都市获取更多的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优势迭代的良性循环,这就是马太效应中的强者愈强。

        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这是一个规律:投资财富的积累犹如滚雪球,同样的速度下,雪球越大体积增长越快。当王健林的“先赚它个一个亿”的小目标刷屏时,有没有人算过:王健林身家2600亿,一个亿只占他总资产的0.04%,对他而言真的只是一个小目标。而对于没有家产且年收入十万的年轻人而言,一个亿的小目标也不算太难,也就是不吃不喝工作1000年而已。

        寒门再难出贵子,有一名农家子弟,他创办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他入选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业领袖”,他的名字叫俞敏洪。寒门出贵子,逆境出英才,俞敏洪的人生经历书写了读书改变命运的传奇。但现在又有多少寒门的人进名校。90年代后,考上北大的精英子弟比例快速攀升,这些社会精英只占全社会人口的1.7%,却有40%的北大学生诞生于这样的精英家庭。寒门再难出贵子,精英扎堆进名校,这就是马太效应得有力体现。  

        阶级壁障,在越稳定越发达得社会越难打破。成功真的不是一代的积累。龟兔赛跑,如果兔子拼命向前跑,会怎么样?小布什在竞选的时候开玩笑说:“我继承了我父亲一半的朋友。”上层社会的人脉、财富、精英意识、教育资源等等,父传子,子传孙。

        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个社会还有打破阶层的可能吗?当然有,即便是在阶层高度固化的英国社会,在纪录片《人生七年》中,依然出现了一个人,他打破了阶层的天花板成功晋升精英,他就是Nicolas——一个农夫的儿子,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美国名校的教授。但这样得人只占7%。

        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他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这一类人被称为英雄。而我们就要努力得将自己塑造成为英雄,去寻求打破壁障或突破壁障得机会,不断得积累自身,中国古典传说“愚公移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办法,一代不行,我们就两代人得积累,想想成功得企业家,他们是站在几代父辈得努力下才得以成功。

        资源,机遇,精英意识,努力,可能你就是下一个英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