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1:读《干法》
新妈妈的焦虑主要是不能陪孩子,尤其孩子越来越可爱早上看你走流下不情愿的眼泪,你更舍不得离开。犹豫要不要辞职在家照顾孩子最需要妈妈陪伴的前三年,后来看到干法,可能也是神的旨意吧,感觉自己也需要自己的生活,职业断层三年后可能找不到位置和更多心理焦虑,在工作中找到贡献力量的、是有用的人的意义,实现自我需要是很重要的,而且也通过自己努力赚得收入,让孩子生活条件更好。
稻盛和夫认为,工作是一种修行,是洗涤灵魂的过程。也是这本书里,稻盛和夫提出了“精进”的概念—一直辛苦的工作,总会让你的技术、思想有所进步。这也是我工作实践的感受,产假回来我的工作由全面的运营集中到投放这一个点,更专注精细,一年的工作后确实我自认为业务专业很多,能和供应商一起出谋划策甚至想到前面,移动投放的专业性让我更有底气和信心。
稻盛先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当然,不同感受,也会带来不同的格局和未来。
一个人一生可以有很多种追求及欲望,但终其一生,目标终究是为自我实现,即“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而工作,恰好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极好的方式: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适应力,沟通力,协调力,应变力以及决断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而展示出来的价值也会不同程度上得到公司,社会乃至国家的肯定,这份肯定,也终将成为我们自我实现的阶梯。
“先是坚持一个月,再坚持一年,然后5年,10年,锲而不舍。这样做下去,你就能踏入当初根本无法想象的境地。 ”自己也是以十年去衡量自己的高度的,十年成长肯定是有的,就看是什么高度,是看到困难临阵脱逃,还是迎难而上坚持直到看到曙光,这本书,作者稻盛和夫的做法会一直鞭策着我。
另外,作者的成功不可复制,不要读了书就好高骛远以为自己可以称为他成为不了就郁闷难解,任何事,想要做什么事儿那就去吧,就算是煮一辈子的米饭,做一辈子的木匠,一辈子朝九晚五的上班,只要坚持用心的认真去做,那这就是匠心。在这样的社会依旧沉下心来去读一本书,种一亩田地,那你跟稻盛和夫也没有什么区别。先把拯救世界的事情交给别人吧,咱们先拯救自己,正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