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术: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屯东西?
你是一个爱屯东西的人吗?
前段时间,首都的一场“公寓风波”,搞的自己为换房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虽然最后未波及到自己,但却也开启了自己二手转卖之路。烤箱、行车记录仪、空气净化器、衣服、看过的书、哑铃,统统挂到网上,因为我要开启自己的清理之路。
烤箱和哑铃都是自己心血来潮,一边做着烘焙大师和完美身形的美梦一边下单购回家的,而时间验证了我确实在做梦。烤箱已落灰,哑铃墙角堆。至于行车记录仪和空气净化器是用不到,因为我没车,北京近两年的空气还算给面子。书都是一些看过了的热销小说,也不打算珍藏了。我要开始做减法了。
我们总是习惯于做加法,今天想买这个,明天想买那个,这个用的到,那个也用得到,感觉只要是能用到的或者是喜欢的,甚至只是因为打折便宜,都要统统弄回家。衣服、鞋子、包包、游戏机、健身器材、装饰品、各种用品......
我们为什么总爱屯东西?
对于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做加法,原因有很多,每个人也有所不同,但多数无非也就以下几种情况:
很多人就没有减法这个概念,只有加法;对于他们而言,没有空间概念和清理的想法,只要进来了,就是属于自己的了,那就是好的,就要留着。
捡便宜心理;现在商家们是套路百出,防不胜防,完全抓住了大家贪便宜的心理,不断推出各种活动,让我们被低价蒙昏了头,总是忍不住剁手,完全不在意到底是不是真正需要。
自我想象;其实就是跟我买烤箱和哑铃时的心理是一样的。我当时幻想着自己买了烤箱后可以做各种烘焙,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烘焙者,买了哑铃之后一定可以练出六块腹肌。我们总是在购买东西的时候,会潜意识的默认为买了这个东西后自己就一定能获得成果。
心怀不安或怀念;可能出于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总担心将来会怎样,总想着这些东西将来总会用到,所以就选择了囤积。或是认为那些过去的东西值得留恋,就是比现在的东西好,舍不得扔。
加法,是有坏处的
可是,家,不是仓库,堆积多了,久了,是会出问题的。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房间可活动空间会越来越小,变得不宽敞,拥挤。以前可以满屋撒花打滚,现在屋内行走都得小心别碰到什么东西。
其次是东西多了,整理是个大难题,费时费力。你不愿意收拾,TA也不愿意收拾,最后只能是任其凌乱。
最重要的一点是,堆满物品且杂乱的房间会影响到生活及心情,心情不好带来的一系列反应,是不可估量的,真是得不偿失。
解决方法
那么,该怎么办呢?
《断舍离》这本书就给出了很好的办法:”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通过不断重复的断和舍,就回达到离的状态。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用行动带来心灵的变化,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只要有所行动,心灵就会跟上脚步,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我们可以从“控制进入”和“做减法”两方面进行。
控制进入:
不要“来者不拒”什么都买,不要贪图便宜,我们只需买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即可,而且只有在必需的时候再去购买必需的商品,别囤积。
买东西也不在数量,而在于质量和是否合适,买3件质量一般又不是太合身的衣服,远不如精心选一件质量高且合身的衣服。如果没有合适的,宁愿不买也不凑合。
买东西的时候可以问自己:我需要这个东西吗?喜欢吗?如果搬家这个东西自己会带走吗?
其实这样买东西还会带来一个好处,就是随着不断的选择,自己的品位也会不断提升,选出来的东西会越来越好。
做减法:
做减法就是《断舍离》中所谓的“舍”,舍掉那些不是太必需的堆积物,因为“不良品库存=负债”。不必拼收纳技能,追求收纳术,远不如少堆点更能治本,况且勤劳的人又有几个。
我们可以假设自己要搬家或换城市,然后选出自己会带走的东西。在剩下的东西里根据需要程度和使用频率进行排序,把那些很少用到的或是不太需要的东西选出来。不需要且使用频率低的东西多是没用的,可以选择处理掉了。其实我们倒可以学习游牧民族,他们最会做减法了,带在身边的都是最需要的东西。
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物品的使用价值和能力。
清理大脑
物品如此,我们的大脑也是如此,大脑,也不是思维和知识的垃圾场。我们总是喜欢把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和知识灌入脑中,然后也不知道清理垃圾,堆放在大脑里。形成错误的认知,错误的思维,错误的知识体系,进而做出各种错误的行动和表达。
清理大脑也像清理房间一样,我们首先要学会控制信息和知识的进入。花点时间,选择高质量的、正确的知识和信息进行输入,而非那些花边新闻等。然后把大脑里的那些错误的信息一点点纠正过来,排除掉垃圾信息。就好比一潭湖水,原来是不断有污水排入,且不流动,现在切断污水进入,不断注入清水,并将死水、污水不断外排,最后这潭死水会越来越清澈。
无乱是房间,还是大脑,动起来,清理清理,总会有好处。我们,及早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