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迷恋的远方,不止于风景
这是一篇关于新疆的故事。 旅行吸引我的,是绝美的风景更是,信仰之光和人们的善良。
早上7点的乌鲁木齐,天还是夜晚一样的漆黑,到达乌鲁木齐南站,经过层层安检,终于坐了下来,安静等我的列车把我带到吐鲁番。


夜幕下的乌鲁木齐实在太冷了,我真的是个抗冻的人,但是还是会在动车上不停搓手。这时候上来一位白白胖胖的维族大婶,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话,我几乎没怎么听懂,只隐约感觉有一句是“冷得很?”

相信发自内心的表情是互通的语言,看到她的样子就读出了内心的热情和善良,果然,她在我对面坐下来,拉起我的手,轻轻地揉搓着,还不断哈气给我取暖,像家人一样,用体温温暖着我,用本能去帮助我。

她的温暖通过双手融入周身,整个身体由内而外地暖了起来,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不断地感谢,听着她说的我完全不懂的语言,我只能回报以发自内心的笑容。

列车开动,太阳终于慢慢爬出地表,阳光洒下来,温暖重回大地。
而这种温暖,我就在刚才,已经体验过了。
列车到达吐鲁番时,我们一起下了动车又碰巧坐了同一辆公交车,原来她是和老伴儿去吐鲁番探亲,公交到站后,我们正式道别。
我深知世人对新疆的误解之深,即使这里有独到的景色和异域的人文。多次的暴乱和冲突让太多人望而却步,但这片遥远而广袤的土地,却如一块瑰宝。
这里的人们也渴望着同外界的交流互通。


来到鄯善县的时候,是下午六点多,我准备乘出租车去库木塔格沙漠,恰好可以欣赏一场大漠落日。我在路边拦下一辆车,司机是位年轻的爸爸,他的女儿在后座整理刚刚复印好的试卷。
遇到年轻人,沟通就会顺畅许多,虽然他的口音也比较重,他要慢慢讲,我便慢慢听。
他沿路介绍着他的家乡,用夹杂着口音的普通话热情洋溢地说着他的家乡,说着他作为本地人对外地人的建议,说着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期盼。
他喜欢人们来到这里,分享这里的景色。他知道这里有些地方会落后,但是这里的人都很善良,他觉得很幸福。



在乌鲁木齐的时候,因为去了一些汉人很少的居民区,遇上一些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人便几乎无法沟通,每当这种时候,附近会汉语的人总会热情地充当“翻译”,他们给我指路,帮我点餐,还有位爷爷给我介绍了非常好吃的馕。




这里的小孩子都很漂亮,看到我拿着相机,开始很害羞,但是后来大家玩开了,就争先凑到镜头前拍照,我要走的时候,他们还和我挥手。


感恩每一次出发,都让我收获绝美的风景,而在这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信仰之光和陌生人的善良。

我们往往觉得生活艰难,我们习惯伪装,我们谨小慎微,我们总担心事物的背后另有所图。

的确,人生难免关卡重重,总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让我们怀疑这个世界,更怀疑人心。


比起这个世界的坏,我更愿意相信这个世界的好。


而对于这个世界的美,不去看看,又怎么知道呢。
正文完。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