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畫】诗品二十四则<9>·绮丽(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饰心·一 饰心·二 饰心·三 饰心·四| 临砚
| 诗品二十四则·绮丽·唐·司空图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馀水畔,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 译文
心里有宝贵,才不看重黄金。太浓艳必然无味,清淡的常常意味深。
山青露未尽,满林红杏花。月明照华屋,画桥绿荫里。
金樽美酒满,伴客弹琴瑟。此景能自足,尽情畅我怀。
| 注释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1)神:精神、思想。富贵之气在于自然;而不在外表,绮丽在神而不在形,在神情上有真正宝贵气的人,是不看重堆金积玉的。
露余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2)“露余山青”一本作“雾雨水畔”。
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3)殚:尽,完全。
(4)美襟:美好的心怀。
半暇| 简析
“绮丽”这种风格的特点,《诗品臆说》曾经解释过:“绮则丝丝入扣,丽则灿烂可观”,指的是辞藻妍丽,情致优美。它给予人们的美感与“纤秾”有些差异:“纤秾”是艳丽或浓艳;“绮丽”是雅丽或清丽。司空图认为,绮丽的风格不是雕饰华艳的文句,堆砌浮丽的辞藻,如同真正富贵的人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富贵之气,是瞧不起堆金砌玉来装璜宝贵的。
浓艳反而俗而无味,倒不如色彩清淡常常会意味深长。所以,绮丽的风格不在于辞句,而在于绮丽的意境。他接着画出六幅有绮丽意境的图画,它们都优美可爱,清而不艳,雅而不俗。李白《古风其一》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这里说的绮丽,指的是魏晋南北朝以来风行的一种专门雕饰华美文彩的恶劣文风,与司空图在这里说的绮丽——清雅而明丽,是不同的。
| 作者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Loading——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附言 · 品藻 · 评论区
半暇| 微型诗选·《木头》· 蓝天李梦
伐木者来了
靠山是靠不住的
谢谢赏阅!| 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