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8·10好勇疾贫、疾之以甚,乱!
第10章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疾: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像人腋下中箭的样子。许慎将小篆的“疾”说成是形声字,很多人表示质疑。段玉裁作注时说:“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
疾是会意字,其本义当为伤病、外伤,疾病是其引申义。如《吕氏春秋·知接》:“管仲有疾,桓公往问之。”
疾和病可通用又有所区别,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由于“疾”字中含有“矢”,“矢”离弦后给人以迅速、急速的感觉,所以“疾”引申出“快”、“急速”的意思。
由于人受箭伤或生病后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所以“疾”又引申出“痛苦”的意思。此外还有祸害、缺点、疾苦、憎恶、担忧等引申义。如《左传·宣十五年》:“山薮藏疾。”
疾也指怨,如《管子·君臣篇》:“有过者不宿其罚,故民不疾其威。”
疾也指恶,如《左传·昭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
本文的两个“疾”,意思不同,前者指“疾苦”,后者指“祸害”。
已:“以”的通假字。
甚:尤安乐也,会意字。初文从甘,从“匕”形,“匕”形其意未详。也有一说,甚从甘从匹,匹指匹耦,甘匹结合,指沉溺于男女欢情。
甚的本义是特别安乐,此义在“甚”的后出分化字“湛”中有体现。《诗·小雅·宾之初筵》:“锡(cì)尔纯嘏(gǔ),子孙其湛(dān)。”
由本义引申为过分、过度,又引申为厉害、严重、太、深、很、极、超过,由很、极等义又引申为的确、实在等副词义。
如《易·系辞》:“其道甚大,百物不废。”《诗·小雅》:“彼谮人者,亦已大甚。”《淮南子·修务训》:“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
隋唐以后,“甚”字有疑问代词的用法,相当于何、什么,或怎、怎么之义,这是假借义。
本文的“甚”即指特别安乐、过度享乐。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老百姓好勇但又贫穷疾苦,会作乱,统治阶级如果为富不仁,享乐成风,社会也将发生动乱。”
本文的传统解读都把“疾”解读成怨恨、厌恶,“甚”解读为过分,这样将导致前后没有逻辑上的连贯性,应该不是孔子的本意。
孔子还说过类似的话:“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百姓生活疾苦,导致百姓揭杆而起的事件数不胜数,统治阶级为富不仁、贪图享乐、腐败成风而导致外族入侵的事件更是不胜枚举。
勇是孔子所要求的品德之一,但是孔子曾说:“勇而无礼则乱”!人一旦贫穷就很可能会“勇而无礼”!
孔子还说过:“奢则不逊!”人如果生活太奢侈就会傲慢无礼,如果社会都是这些“不逊”之人,也将乱!
孟子曾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统治阶级一定要心怀百姓,勤俭治国,要有忧患意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南宋统治阶级有多腐败?
南宋初年,一个叫林升(今浙江温州苍南县人)的诗人在首都临安城内的一个旅馆墙壁上留下了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后人把这首诗命名为:《题临安邸》,该诗讽刺了: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后,赵构逃到江南,建立的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赋税繁重,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现实。
该诗还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后迅速传播。
宋朝不仅在科学、文化发展上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巅峰时期,经济也是达到了最富庶的时期。
当时宋朝有多富裕呢?从文学名著中就可窥见一斑。《水浒传》的武松在鸳鸯楼大打出手,逃命之前将酒楼里面的器皿、酒杯踩扁了放到怀中逃跑,因为这些酒杯是金银材质的。
鲁智深在桃花山抢了小霸王周通的酒器,因为这些酒器也是金银所制,值钱。
这两个细节告诉我们,当时宋朝的百姓也很富裕,就连普通酒家也能够使用金银器皿。
由于太富有,有钱人就会不满足于平淡无奇的生活,他们希望得到更好的服务,更高品质的生活,于是不同领域就多了许多优秀从业者。
宋朝时期还是比较“重女轻男”的,因为在这个时期由于有钱人对女性的需求多,于是百姓们都以生女儿为荣。
生下女儿之后,从小可以根据她的资质为她选择不同的才艺班进修,比如:身边人、供给人、针线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等,这些职业都能从富人那赚取很多钱财。
大家生活如果富足,又崇尚奢侈的生活,这种风气是会传染的,当普通人也被这种“大世面”诱惑了,那么这个朝代的颓废就会接踵而来。
《读史漫录》中有论文天祥的一段文字很能说明问题:“文丞相天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及闻国难,痛自抑损,尽以家财犒军,此公豪举士也。”
文天祥是爱国主义的代表,南宋的大忠臣,而他平日里也是“声伎满前”的,可见当时社会风气就是如此。
南宋时期,出现一批“权相”,他们手握重权,把持朝政,最有名的数秦桧、韩侂胄(tuō zhòu)、史弥远、贾似道,他们累积专权70多年。除了韩侂胄,都是荒淫无度的腐败分子。
比较有名的就是贾似道,他有一个癖好——斗蟋蟀。 他白天斗,晚上斗,只要一有时间就要玩两把,不玩就浑身难受,跟得了大烟瘾一样。
在中国历史上,爱斗蟋蟀的人很多,比如明宣宗朱瞻基,就是一个中毒的蟋蟀爱好者,人称“蟋蟀天子”。
然而,能把斗蟋蟀玩成专家级别、独立出书的,也就贾似道一人。他专门写了一本《蟋蟀经》(也称为《促织经》),把自己养蟋蟀和斗蟋蟀的丰富经验,全部写了下来。
从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贾似道的这本《蟋蟀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本关于蟋蟀的专著。于是,贾似道还得了一个雅号,被称为“蟋蟀宰相”。
朝廷高官如此,地方官也一样,有位太守曾经在任职期间参加过一场宴会,是在京城举办的。
这场宴会操刀的厨娘在京城非常抢手,她做出来的宴席色香味俱全,让人吃一次就一辈子都忘不了。
太守退休后经常回忆让他念念不忘的超级盛宴,他想请家乡父老体会一场如此盛宴。
于是他重金从京城请来一位知名厨娘,厨娘一到,就麻利地开出了一份菜单:“羊头签”五份,各需羊头十个;“葱齑(jī)”五碟,共计青葱五十斤。
太守心头一抖,这什么菜居然要这么多材料?不过还是照办了。
第二天一早,太守家的厨房就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都想来看看京城来的厨娘是怎么做菜的。
只见厨娘的助理帮她把工具摆了出来:一应器皿全部都是金银所制,刀具砧板也是精致美观,让在场的人们都咂舌。
之后,厨娘就迅速地处理起食材,手起刀落,麻利干净,不得不感叹:这厨娘果然不一般。
让人更加惊讶的是羊头,厨娘只用羊脸上最嫩的肉,整个羊头被剔了羊脸上的肉之后就被丢弃了;葱去掉葱须葱叶,剁成寸段,再剥掉外面的葱皮,只留里面最嫩的黄色葱心,然后用醋浸泡着,五十斤的葱最后只有5碟子的量。
在场的人们不禁开始窃窃私语,这也太浪费了。厨娘见状就给大家讲故事了,说京城有位高官想吃黄鹂鸟的舌头,于是就用一千只黄鹂鸟的舌头来炒了一盘。
而且这黄鹂鸟还必须经过挑选,叫声婉转清丽,炒出来才会脆嫩好吃,而被取了舌头的黄鹂鸟自然也就没用了。一只黄鹂鸟大约一两银子,这样一盘菜要多少钱呢?让人瞠目。
宋朝像这样奢侈的故事并不少,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一旦享受到了奢侈带来的舒适生活,就很容易在安逸中将自己的意志消磨掉,一个朝代也是如此,这样离亡国就不远了!